| 成语解释 |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 
| 成语繁体 | 勢不兩立 | 
| 成语简拼 | sbll |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与事物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 成语正音 | 不,不能读作“bú”。 | 
| 成语辨形 | 两,不能写作“二”。 | 
| 成语辨析 | 见“不共戴天”(87页)。 | 
| 近 义 词 | 你死我活 誓不两立 | 
| 反 义 词 | 情投意合 亲密无间 | 
| 成语例子 | 这饮马川贼人这等可恶!几番来搅扰,与他势不两立!(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 
| 英语翻译 | be irreconcilable with | 
| 日语翻译 | 両立(りょうりつ)できない | 
| 俄语翻译 | непримиримый антагонизм | 
| 其他语言 | <德>unversǒhnlich<法>il est impossible que les deux coexistent <il faut que l'un des deux soit exclu> | 
| 成语谜语 | 千姿百态相对立 | 
| 成语故事 | 
| 东汉末年,曹操率数十万大军进攻孙权和刘备。孙权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张昭等主张投降,而周瑜认为要联合刘备,利用曹军不能打持久战的特点抗击曹军。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挥剑砍断案桌并发誓说要与曹操势不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