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里的孩子

她说完这些话,心里似乎觉得轻松了许多。太阳出来了,一只小鸟在她的头上唱着歌,教堂的钟声正在召唤人们去做早祷。她的周围有一种神圣的气氛,她的心里也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她认识了上帝,她认识了她的责任,怀着渴望的心情急忙赶回家来。她向丈夫弯下腰,用温暖的、热烈的吻把他弄醒了。他们谈着知心和热情的话。她现在又变得坚强和温柔起来——像一个主妇所能做到的那样。她心中现在有一种充满了信心的力量。

"上帝的意旨总是最好的!"

她的丈夫问她:"你从什么地方得到这种力量——这种恬静的心情?"

她吻了他,还吻了她的孩子。

"我通过墓里的孩子,从上帝那儿得来的。"

(1859年)

这是一篇散文诗,首次发表在斯德哥尔摩1859年12月出版的《新北欧诗歌和芬兰、丹麦及瑞典作家剪影集》(NyaNordiskaDikterOgSkildruigara?e?einska,danskaOchSvensBka?EoAr?eattare)上。安徒生在他的手记中说:"《墓里的孩子》像《母亲的故事》一样,所给予我的愉快,比我的任何作品都多,因为许多深切悲哀的母亲从中获得了安慰和力量。"这个故事表面上歌颂了上帝的"爱"和善良的意旨,但真正描写的是母亲的伟大:她既要钟爱死去的孩子,也要保护活着的亲人,她得在"爱"和"人生的责任"之间来挣扎,来保持平衡。安徒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又求助于"上帝"——这表明一个作家是如何经常在进行灵魂的斗争。

标签: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



经典童话

儿童故事

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

专题童话

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