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解释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
| 成语简拼 | mzat |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谓语、宾语、定语;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 近 义 词 | 弃明投暗 明珠投暗 |
| 反 义 词 | 弃暗投明 |
| 成语例子 | 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
| 英语翻译 |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
| 成语谜语 | 欣赏夜明珠 |
| 成语故事 |
| 西汉时期邹阳原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发现吴王想谋反,就改投奔梁孝王。羊胜对邹阳有偏见,就在梁孝王面前挑拨离间,邹阳被投入监狱准备处死,他给梁孝王写信说如果有人把“明月之珠”偷偷扔在路上,就会引起人们的警惕而不敢上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