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成语解释 |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 成语繁体 | 斷章取義 |
| 成语简拼 | dzqy |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 成语用法 |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 成语结构 | 连动式成语 |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 成语辨形 | 义,不能写作“意”。 |
| 近 义 词 | 望文生义 穿凿附会 |
| 反 义 词 | 实事求是 |
| 成语例子 |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
| 英语翻译 | quote a remark out of its context |
| 日语翻译 | 文章の中から自分に都合(つごう)のよいところだけを抜き取る |
| 俄语翻译 | манилулировать цитáтами |
| 其他语言 | <德>aus dem Kontext reiβen <den Sinn (eines Textes) verdrehen><法>interpréter le texte d'après des citations tronquées |
| 成语谜语 | 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