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式成语

成语成语解释
井管拘墟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惊肉生髀《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
敬事不暇敬:恭敬。事:侍奉,为他人效劳。暇:空闲。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忙得没有闲暇之时。
敬授民时见“敬授人时”。
敬授人时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井渫不食亦作“井渫莫食”。谓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语出《易·井》:“井渫不食,为我心恻。”王弼注:“渫,不停污之谓也。”孔颖达疏:“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
静言庸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救过不赡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九合一匡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旧瓶新酒比喻旧形式,新内容的意思
九仞一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九死不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九死未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酒酸不售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举世皆知举:全;皆:都。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鞠为茂草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鞫”。
鞫为茂草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
居无求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绝国殊俗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攫金不见人比喻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不顾一切。
抉目胥门见“抉目吴门”。
抉目悬门见“抉目吴门”。
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攫为己有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刻不待时谓时间紧迫。
刻不容松片刻也不能松懈。
刻鹄成鹜见“刻鹄类鹜”。
空谷白驹驹:小壮的马。很好的一匹折马,却放在山谷里不用。比喻不能任用贤能。
口壅若川《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后因以“口壅若川”喻禁舆论之害。
枯骨生肉犹言起死回生。
来者勿拒见“来者不拒”。
狼前虎后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妙想天开形容想法奇特、乖谬。
桃花人面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桃李成蹊“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体规画圆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朽棘不雕同“朽木不可雕”。
率土归心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落阱下石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马毛蝟磔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米盐博辩比喻议论广博细杂。
黄牌警告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敬酒不吃吃罚酒比喻对某些必须做的事不肯主动去做,结果却被迫去做
乐成人美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乐此不倦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极悲生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乐善不倦乐于坚持做好事。
理不忘乱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推荐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