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ān yíng zhā zhài
成语注音:ㄢ ㄧㄥˊ ㄓㄚ ㄓㄞˋ
成语简拼:ayzz
成语繁体:安營紥寨
成语解释:安营:安置营房;扎寨:修筑军营栅栏。原指暂时停止军队行动安置营帐;并在四周修筑栅栏;使军队驻扎下来。后有时借指建立临时的建设基地。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表示军队驻扎下来,或建立临时建设基地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扎,不能读作“zhá”。
成语辨形:寨,不能写作“塞”。
近 义 词安家落户 步步为营 
反 义 词班师回朝 
成语造句:打什么地方进兵,打什么地方退兵,什么地方可以安营扎寨,什么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画脚的讲了一通。(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英语翻译:pitch a camp
日语翻译:(軍隊が)テントを張り,営舎を設ける。〈转〉臨時に蕣てられる蕣設現場(宿泊所など)
俄语翻译:осéсть и обосновáться
其他语言:<德>Zelte aufschlagen <lagern>
成语谜语:屯兵
词典解释查询安营扎寨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