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ǎn” 殄组词
								
								- 殄歼 [tiǎn jiān]
歼灭。
 - 殄顇 [tiǎn cuì]
见“殄瘁”。
 - 殄夷 [tiǎn yí]
杀尽。
 - 殄沌 [tiǎn dùn]
杂乱不分貌。
 - 殄息 [tiǎn xī]
见“殄熄”。
 - 殄伤 [tiǎn shāng]
犹伤害。
 - 殄平 [tiǎn píng]
消灭﹑平定,荡平。
 - 殄悴 [tiǎn cuì]
见“殄瘁”。
 - 殄殪 [tiǎn yì]
杀害。
 - 殄毙 [tiǎn bì]
灭亡。
 - 殄没 [tiǎn méi]
1.隐没。 2.绝灭。
 - 殄戮 [tiǎn lù]
杀戮。
 - 殄世 [tiǎn shì]
绝嗣。
 - 殄瘁 [tiǎn cuì]
①困苦:华夏鼎沸,黎元殄瘁。②枯萎: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 殄靡 [tiǎn mí]
靡费。
 - 殄废 [tiǎn fèi]
废弃。
 - 殄败 [tiǎn bài]
败亡。
 - 殄除 [tiǎn chú]
剿灭。
 - 殄坠 [tiǎn zhuì]
覆亡。
 - 殄绝 [tiǎn jué]
灭绝。
 - 殄文 [tiǎn wén]
又名水书,亦称鬼书、反书,是写给死人看的文字。
 
								
								- 诛殄 [zhū tiǎn]
诛灭。
 - 斩殄 [zhǎn tiǎn]
斩杀;诛灭。
 - 夷殄 [yí tiǎn]
诛灭。
 - 谊殄 [yì tiǎn]
理应殄灭。
 - 刑殄 [xíng tiǎn]
征讨消灭。
 - 销殄 [xiāo tiǎn]
消灭。
 - 枭殄 [xiāo tiǎn]
歼灭。
 - 消殄 [xiāo tiǎn]
灭绝。
 - 湮殄 [yān tiǎn]
湮没殄绝。
 - 瑕殄 [xiá tiǎn]
犹瑕弃。
 - 饕殄 [tāo tiǎn]
贪婪地吞食。
 - 速殄 [sù tiǎn]
迅速消灭。
 - 收殄 [shōu tiǎn]
降伏,消灭。
 - 暴殄 [bào tiǎn]
1.灭绝,残害。 2.任意浪费﹑糟蹋。
 - 摧殄 [cuī tiǎn]
摧折消灭。
 - 歼殄 [jiān tiǎn]
消灭;灭绝。
 - 剿殄 [jiǎo tiǎn]
消灭。
 - 克殄 [kè tiǎn]
1.歼灭。 2.指歼灭敌人。
 - 戡殄 [kān tiǎn]
平定歼灭。
 - 凌殄 [líng tiǎn]
犹消灭。
 - 沦殄 [lún tiǎn]
绝灭。
 - 扑殄 [pū tiǎn]
犹扑灭。
 - 平殄 [píng tiǎn]
平定殄灭。 南朝 陈 徐陵《移齐文》:“获去月二十日移,承 羯 寇平殄,同怀庆悦,眷言邻睦,深副情佇。”《隋书·音乐志中》:“汉《上邪》改名《平瀚海》,言 蠕蠕 尽部落入寇 武州 之塞,而 文宣 命将出征,平殄北荒,灭其国也。”宋 岳飞《奏乞出师札子》:“贼困于奔命,势穷力殫,纵今年未终平殄,来岁必得所欲。”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李如松 以平殄在邇,不欲他兵分其功。”
 - 清殄 [qīng tiǎn]
全部消灭。
 - 驱殄 [qū tiǎn]
驱逐灭绝。
 - 劓殄 [yì tiǎn]
商朝的一种死刑名称。
 - 淩殄 [líng tiǎn]
犹消灭。 《西京杂记》卷五:“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雪不封条,凌殄毒害而已。”凌,一本作“凌”。
 
								
								- 出车殄寇 [chū chē tiǎn kòu]
出征消灭敌寇。
 - 坐待殄毙 [zuò dài tiǎn bì]
四字成语。
 - 暴殄轻生 [bào tiǎn qīng shēng]
指突然自杀身亡。
 
								
								- 误国殄民 [wù guó tiǎn mín]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 暴殄天物 [bào tiǎn tiān wù]
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任意糟蹋东西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书.武成》
 - 邦国殄瘁 [bāng guó tiǎn cuì]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诛凶殄逆 [zhū xiōng tiǎn nì]
诛:杀死;殄:灭绝;逆:叛逆。讨伐消灭作恶叛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