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uō” 掇组词
								
								- 掇采 [duō cǎi]选取,搜集。 
- 掇子 [duō zǐ]竹兜子。旧时竹制的抬人工具。 
- 掇醍 [duō tí]得到醍醐灌顶。谓受教而觉悟。 
- 掇骗 [duō piàn]哄骗。 
- 掇送 [duō sòng]1.打发。 2.催逼;推送。 
- 掇弄 [duō nòng]〈方〉①收拾;修理:机器坏了,经他一掇弄就好啦。②播弄;怂恿:受人掇弄。 
- 掇芹 [duō qín]谓考取秀才。 
- 掇拾 [duō shí]〈书〉①拾掇。②搜集:掇拾旧闻。 
- 掇转 [duō zhuǎn]1.掉转;掉换。 2.方言。暂借以应急需。 
- 掇蜂 [duō fēng]《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向《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系于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伯奇牵我。’吉甫见疑之,伯奇自死。”后因以“掇蜂”为离间骨肉之典。 
- 掇撷 [duō xié]摘取。 
- 掇拾旧闻 [duō shí jiù wén]收拾过去发生的事情。 
- 掇球 [duō qiú]是紫砂壶的一种,也叫掇球壶。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 
- 掇开 [duō kāi]移开。 
- 掇刀石 [duō dāo shí]掇刀石在湖北省荆门市南城区二十里的地方,有一块耸立的巨石,人们叫它“掇刀石”。 
- 揍掇 [zòu duō]增删窜改。 
- 直掇 [zhí duō]1.亦作“直裰”。 亦作“直敪”。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一·论衣冠异制》:“晋 处士 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襴,前繫二长带,隋 唐 朝野服之,谓之 冯翼 之衣,今呼为直掇。”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富郑公 致政归西都,尝著布直裰,跨驴出郊。”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燕居之所常用也。”《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穿寳蓝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 
- 攒掇 [zǎn duō]怂恿。 
- 折掇 [shé duō]方言。折磨。 
- 移掇 [yí duō]转移;移动。 
- 一掇 [yī duō]犹言一提,一振。 
- 提掇 [tí duō]1.提拉。 2.提携,挈带。 3.提出。 4.提起,振作。 5.整饬。 
- 表掇 [biǎo duō]仪度。一说,标臬。 
- 钞掇 [chāo duō]抄袭摘取。 
- 抄掇 [chāo duō]抄录。 
- 高掇 [gāo duō]科考高中。 
- 鼓掇 [gǔ duō]撺掇;怂恿。 
- 挢掇 [jiǎo duō]拾取。 
- 驹掇 [jū duō]虫名。 
- 借掇 [jiè duō]以借为名取人钱物。 
- 揽掇 [lǎn duō]掇拾﹐拾取。 
- 剽掇 [piāo duō]抄袭,摘录。 
- 裒掇 [póu duō]辑集掇拾。 
- 抻掇 [chēn duō]北京土话,批评、数落的意思。  
- 躬刊手掇 [gōng kān shǒu duō]亲自刊刻,亲手掇选(文字著作)。 
- 一掇气 [yī duō qì]见“一脱气”。 
- 顿牟掇芥 [dùn móu duō gài]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掇芥”的意思是吸引芥子之类的轻小物体。 
- 拾掇无遗 [shí duō wú yí]拾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遗留。拾掇:采检,拾取。 
- 上竿掇梯 [shàng gān duō tī]犹上树拔梯。比喻引诱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 
- 掇拾章句 [duō shí zhāng jù]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 掇菁撷华 [duō jīng xié huá]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 
- 掇乖弄俏 [duō guāi nòng qiào]卖弄乖巧风流。 
- 掇青拾紫 [duō qīng shí zǐ]指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 掇臀捧屁 [duō tún pěng pì]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 拈轻掇重 [niān qīng duō zhòng]轻的重的都要拿。指要干的活很多。 
- 一力撺掇 [yī lì cuān duō]一力:极力;撺掇:怂恿、劝诱别人做事。指竭力怂恿别人去做某件事情,或竭力促成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