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ì” 觱组词
								
								- 觱剥剥 [bì bāo bāo]象声词。 
- 觱发 [bì fā]1.风寒冷。 2.即觱篥。 3.觱沸。泉涌出貌。 
- 觱沸 [bì fèi]泉水涌出貌。觱,通“滭”。 
- 觱栗 [bì lì]1.即觱篥。 2.筝的一种。长离的别名。 3.宋时对道士的俗称。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客驰下,吹觱篥数声。——明. 魏禧《大铁椎传》 
- 觱篥 [bì lì]古簧管乐器名。以竹为管,管口插有芦制哨子,有九孔。又称“笳管”﹑“头管”。本出西域龟兹,后传入内地,为隋唐燕乐及唐宋教坊乐的重要乐器。 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客驰下,吹觱篥数声。——明. 魏禧《大铁椎传》 
- 觱悲 [bì bēi]是即“觱篥”。 
- 揘觱 [huáng bì]见“揘毕”。 
- 哑觱栗 [yǎ bì lì]古代管乐器。 
- 栗烈觱发 [lì liè bì fā]栗烈:凛冽,寒风刺骨;觱发:形容风十分寒冷。比喻天气非常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