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án” 衔组词
								
								- 衔泣 [xián qì]强忍着不使泪水淌出来。 
- 衔耀 [xián yào]1.亦作“衔曜”。 2.犹衔烛。亦指衔烛照耀。传说西北幽冥之处,日光不到,有神龙衔烛照耀之。事见《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北经》﹑《淮南子.墬形训》。 
- 衔接 [xián jiē]相互连接。 事物首尾连接大桥把两条公路衔接起来 
- 衔弦 [xián xián]连接着弓弦。 
- 衔啮 [xián niè]谓钳夹,咬住。 
- 衔哂 [xián shěn]谓面带嬉笑。 
- 衔勇 [xián yǒng]怀着勇气。 
- 衔感 [xián gǎn]心怀感激。 
- 衔令 [xián lìng]遵奉王令。 
- 衔结 [xián jié]见“衔环结草”。 
- 衔勒 [xián lè]1.马嚼口和马络头。 2.法纪。《大戴礼记.盛德》:“德法者御民之衔勒也。”因借以指道德法纪。 3.控制;限制。 
- 衔肩 [xián jiān]犹摩肩。肩并着肩。形容人多拥挤。 
- 衔吕 [xián lǚ]谓含中吕之气。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 
- 衔乐 [xián lè]心怀欢乐。 
- 衔索 [xián suǒ]口穿绳索。《孔子家语.致思》:“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后以“衔索”为不得孝养父母之典。 
- 衔疚 [xián jiù]犹衔恤。为父母守丧。 
- 衔隙 [xián xì]心怀嫌隙。 
- 衔珠 [xián zhū]1.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哙参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参。又,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事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诗文中常用为报恩之典。 2.《初学记》卷二七引晋王嘉《拾遗记》:“黄帝之子名青阳,是曰少昊,一名挚,有白云之瑞,号为白帝。有凤衔明珠致于庭,少昊乃拾珠怀之,使照服于天下。”后用恩赏之典。 
- 衔瘤 [xián liú]喻树木外皮带有隆起的粒块。 
- 衔须 [xián xū]1.口含胡须。东汉温序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坚强不屈,拒绝投降。宇赐剑使自裁。“序受剑,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事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后因以“衔须”表示临难不屈﹑大义凛然。 2.口含胡须。一种愤怒的表示。 
- 衔舻 [xián lú]船连着船。 
- 衔枚 [xián méi]①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衔枚而进|衔枚夜袭。②引申为缄口不言:衔枚以晦其迹|愿衔枚而无言兮。 
- 衔戢 [xián 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 衔诉 [xián sù]1.犹衔冤,含冤。 2.指诉冤。 
- 衔佩 [xián pèi]谓永志不忘。极言感念。 
- 衔凄 [xián qī]心怀凄怆。 
- 衔羽 [xián yǔ]《韩非子.说林下》:“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后用为相助之典。 
- 衔辔 [xián pèi]1.马嚼子和马缰绳。 2.指马匹。 3.喻法令。 
- 衔怨 [xián yuàn]心怀怨恨。 
- 衔协 [xián xié]犹符合。 
- 衔薪 [xián xīn]犹衔木。 
- 衔冤 [xián yuān]含冤,有冤无处申:衔冤悲泣|负屈衔冤。 
- 衔悔 [xián huǐ]心怀悔恨。 
- 衔芦 [xián lú]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 
- 衔头 [xián tóu]1.马嚼口。 2.职称;官衔。 头衔 
- 衔橛 [xián jué]1.马嚼子。《韩非子.奸劫弑臣》:“无捶策之威﹑衔橛之备,虽造父不能以服马。”明文征明《失解无聊》诗:“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一说,衔,指马嚼子;橛,指车之钩心。 2.指驰骋游猎。 3.见“衔橛之变”。 
- 衔窭数 [xián jù shù]头上戴着顶物的环形草垫。喻行事有碍,不得安身。 
- 衔威 [xián wēi]谓充满威武之气。 
- 衔涕 [xián tì]衔泪,含泪。 
- 衔图 [xián tú]1.《春秋合诚图》:“黄帝游玄扈雒水上,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凤凰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又《尚书中候握河纪》:“尧即政七十年仲月甲日至于稷,沈璧于河,青云起,回风摇落,龙衔马图,赤文緑色,自河而出,临坛而止,吐甲回遰。甲似龟,广九尺,有文,言虞﹑夏﹑商﹑周﹑秦﹑汉之事,帝乃写其文藏之东序。”后以“衔图”为仁君在位之典。 2.衔环图报。 
- 衔级 [xián jí]职衔和级别。 
- 衔训 [xián xùn]承受教诲。 
- 衔石鸟 [xián shí niǎo]同“衔木鸟”。 
- 衔烟 [xián yān]谓笼罩着云气。 
- 衔志 [xián zhì]犹怀志。 
- 衔恨 [xián hèn]含恨;怀恨。 心中悔恨、懊恼、怨恨使天下诸衔恨于我。——《封神演义》 
- 衔铁 [xián tiě]1.口含马嚼子。 2.某些电器中放在电磁铁两极中间的铁块或铁片。 
- 衔竿 [xián gān]谓箭杆没入被射物体。形容箭射得很深。 
- 衔寃负屈 [xián yuān fù qū]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 衔揭 [xián jiē]署有官衔的名片﹑名帖。 
- 衔聚 [xián jù]神名。 
- 衔觞 [xián shāng]谓饮酒。 
- 衔环雀 [xián huán què]指衔环报恩之雀。 
- 衔绁 [xián xiè]马的嚼口和缰绳。谓制驭,驾驭。 
- 衔欢 [xián huān]心怀欢乐。 
- 衔玉 [xián yù]1.犹衔璧。 2.镶嵌着玉。 
- 衔木 [xián mù]口叼树枝。 
- 衔痛 [xián tòng]心怀痛苦。 
- 衔木鸟 [xián mù niǎo]原指精卫鸟,后亦泛指海鸟。 
- 衔指 [xián zhǐ]奉旨。 
- 衔石 [xián shí]见“衔石填海”。 
- 衔炙 [xián zhì]一种烤炙鹅鸭等家禽的方法。 
- 衔体 [xián tǐ]指马嚼子。 
- 衔负 [xián fù]谓口衔背负。 
- 衔知 [xián zhī]感念知遇之恩。 
- 衔联 [xián lián]衔接,连结。 
- 衔烛 [xián zhú]1.口含火炬。 2.指口含蜡烛。 
- 衔怒 [xián nù]心怀愤怒。 
- 衔凤 [xián fèng]《艺文类聚》卷九九引《春秋元命包》:“火离为凤皇,衔书游文王之都,故武王受凤书之纪。”后用作帝王使者送达诏书的典实。 
- 衔锋 [xián fēng]谓心藏杀机。 
- 衔杯 [xián bēi]衔杯。谓饮酒。 
- 衔愤 [xián fèn]怀恨。 
- 衔冰吐雹 [xián bīng tǔ báo]传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事见宋洪迈《夷坚乙志.嵩山三异》。诗文中每用为雨雹大作之典实。 
- 衔哺 [xián bǔ]谓口含食物。 
- 衔刀 [xián dāo]1.口中叼刀。 2.犹饮刀。指被杀害。 
- 衔发 [xián fā]古人以为人发为飞鸟所衔,则于梦中飞翔。《列子.周穆王》:“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后遂以“衔发”为做梦之典。 
- 衔胆 [xián dǎn]犹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衔奉 [xián fèng]1.奉行。 2.秉承。 
- 衔称 [xián chēng]官衔职称。 
- 衔悲 [xián bēi]心怀悲戚。 
- 衔哀 [xián āi]心怀哀痛。 
- 衔恩 [xián ēn]受恩;感恩。 
- 衔报 [xián bào]衔环报恩。 
- 衔敕 [xián chì]遵奉皇帝的诏令。 
- 衔觞赋诗 [xián shāng fù shī]握着酒杯作诗。出自《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 衔枚疾进 [xián méi jí jìn]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衔枚而进;衔枚夜袭。  
- 衔远山 [xián yuǎn shān]
 
- 衔环报恩 [xián huán bào ēn]感恩图报。  
- 衔巵 [xián zhī]犹衔杯。 
- 衔桮 [xián bēi]见“衔杯”。 
- 衔箠 [xián chuí]1.马嚼子与马鞭。汉 焦赣《易林·艮之夬》:“驥穷盐车,困於衔箠。” 
- 衔齧 [xián niè]犹啃咬。  
- 衔橜 [xián jué]见“衔橛”。 
- 衔化丸 [xián huà wán]名称:衔化丸 组成:玄明粉2两,石膏(煅红,黄连煎汁淬,如此9次)2两,玄参2两,白硼砂4钱,薄荷叶4钱,黄柏4钱,冰片5分。 
- 鞍衔 [ān xián]鞍勒。 
- 转衔 [zhuǎn xián]转任其他官职。 
- 职衔 [zhí xián]1.犹官衔。 2.职位和军衔。如上校团长﹐团长是职﹐上校是衔。 职位和头衔 
- 玉衔 [yù xián]玉饰的马嚼子。 
- 曳衔 [yè xián]牵引连接。 
- 学衔 [xué xián]根据高等学校教师担任的教学、科研工作水平和能力评定的专业职称。各国划分的名称和级别不一。中国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 新衔 [xīn xián]新授予的官衔。 
- 相衔 [xiāng xián]1.前后连接。 2.相互怀恨。 3.相含。 
- 宪衔 [xiàn xián]唐宋以来官制中在正职外所加的御史之类虚衔。 
- 尾衔 [wěi xián]相随貌。前后相衔接。 
- 署衔 [shǔ xián]在文书上题署官衔。 
- 释衔 [shì xián]消除心中的怨恨愤怒。 
- 深衔 [shēn xián]深恨,十分痛恨。 
- 蛇衔 [shé xián]1.即蛇含。 2.谓蛇衔珠报恩。典出《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 
- 冰衔 [bīng xián]谓清贵的官职。 
- 道衔 [dào xián]道一级的官衔。 
- 蹲衔 [dūn xián]谓驾驭马匹。 
- 单衔 [dān xián]单独具衔或独自署名。 
- 镝衔 [dí xián]马口中的衔铁。 
- 负衔 [fù xián]谓驾车。衔,马嚼子。 
- 絓衔 [guà xián]犹挂衔。谓虚有挂名的官衔而无实职。 
- 官衔 [guān xián]官员的职位名称。 
- 加衔 [jiā xián]给官吏高于本职的虚衔,表示尊贵。清制以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等为大臣加衔。见《清会典.吏部.官制一》。亦泛指加官。 
- 鵁衔 [jiāo xián]谓鵁鶄之子衔其母翅而飞。 
- 借衔 [jiè xián]利用他人的名望地位。 
- 金衔 [jīn xián]金属的马勒口。亦借指马。 
- 警衔 [jǐng xián]区别警察等级的称号,如警监、警督、警司、警员等。武装警察的警衔和军衔相同。 
- 军衔 [jūn xián]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如元帅、将官、校官、尉官等。 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一般分为元帅(大主帅),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或一等兵,二等兵) 
- 空衔 [kōng xián]没有实权的官职。 
- 连衔 [lián xián]谓二人以上连署官衔。 
- 列衔 [liè xián]谓签署职衔。 
- 联衔 [lián xián]联合署名。衔﹐原指官衔。 
- 领衔 [lǐng xián]共同署名时挂名在最前面的:领衔主演|领衔签名。 
- 鹿衔 [lù xián]见“鹿衔草”。 
- 密衔 [mì xián]暗自怀恨。 
- 麋衔 [mí xián]即鹿衔草。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薇衔》。参见“鹿衔草”。 
- 名衔 [míng xián]姓名与官衔。 
- 人衔 [rén xián]人参的别名。 
- 入衔 [rù xián]指朝廷高级官员入宰相官衔。因宰相之职,权重位尊,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他名入衔。 
- 专属头衔 [zhuān shǔ tóu xián]就是这个人专门的头街。 
- 关衔 [guān xián]区别海关工作人员等级的称号。如海关总监、海关副总监、关务监督、关务督察、关务督办、关务员等。 
- 鸦衔草 [yā xián cǎo]紫草的异名。 
- 鼠衔姜 [shǔ xián jiāng]明朱国桢《涌幢小品.竹轩》:“﹝徐本﹞独嗜书,每得一书,手自披对,缺板脱字,则界乌丝栏纸,乞善书者补之。笑谓人曰:‘吾犹老鼠搬生姜,劳无用也。’”后以“鼠衔姜”形容劳而无用。 
- 蛇衔膏 [shé xián gāo]即蛇衔。 
- 赤雀衔书 [chì què xián shū]见“赤雀衔丹书”。 
- 凤凰衔书 [fèng huáng xián shū]《艺文类聚》卷九九引《春秋元命苞》:“火离为凤皇,衔书游文王之都,故武王受凤书之纪。”本谓帝王受命的瑞应。后亦以“凤凰衔书”谓帝王使者持送诏书。 
- 负屈衔寃 [fù qū xián yuān]遭受冤屈。 
- 官衔牌 [guān xián pái]旧时官员出行的前导仪仗之一,牌上写明本官的职衔。 
- 鹿衔草 [lù xián cǎo]草名。 
- 蛇衔草散 [shé xián cǎo sàn]蛇衔草散--组成为蛇衔草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芎3分,白芷3分,当归3分(锉,微炒),续断1两,独活1两,泽兰1两,桂心1两。 
- 教学衔接 [jiào xué xián jiē]指用某个物体连接两个分开的物体。 
- 燕子衔食 [yàn zǐ xián shí]比喻育子之艰辛。 
- 衔口垫背 [xián kǒu diàn bèi]衔口:给死者嘴里含上珍珠、玉石或米作压舌物;垫背:在死者垫褥下面放钱。指古时殓葬时的一种习俗。比喻死亡。 
- 衔尾相随 [xián wěi xiāng suí]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衔华佩实 [xián huá pèi shí]衔:包含;华:比喻文采;佩:佩带;实:果实,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 
- 衔橛之变 [xián jué zhī biàn]指车马倾覆的危险。亦喻意外发生的事故。 
- 衔恨蒙枉 [xián hèn méng wǎng]衔:含着;蒙:受着。含着怨恨,受着冤枉。 
- 衔石填海 [xián shí tián hǎi]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 衔枚疾走 [xián méi jí zǒu]衔:用嘴含;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 衔悲茹恨 [xián bēi rú hèn]衔: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 
- 衔胆栖冰 [xián dǎn qī bīng]衔:嘴含;胆:苦胆;栖:栖息。嘴里含着苦胆,居住在冰上。形容刻苦自励。 
- 寸草衔结 [cùn cǎo xián jié]比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 反哺衔食 [fǎn bǔ xián shí]反哺:乌雏长大后,衔食哺母乌。小乌又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恩情。 
- 负屈衔冤 [fù qū xián yuān]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 诡衔窃辔 [guǐ xián qiè pèi]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 黄雀衔环 [huáng què xián huán]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结草衔环 [jié cǎo xián huán]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也说“衔环结草” 
- 卷甲衔枚 [juàn jiǎ xián méi]指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 
- 枯鱼衔索 [kū yú xián suǒ]衔:含;索:绳子。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 面缚衔璧 [miàn fù xián bì]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 钳马衔枚 [qián mǎ xián méi]钳马:用器具夹住马口,不使鸣叫;衔枚:形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形容古代急行军时听不到马的嘶叫和人的说话声。 
- 月衔半规 [yuè xián bàn guī]规:圆形。指农历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 衔悲蓄恨 [xián bēi xù hèn]衔:含;蓄:积蓄。胸中藏着悲痛和仇恨。 
- 衔尾相属 [xián wěi xiāng shǔ]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衔哀致诚 [xián āi zhì chéng]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