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ì” 蛎组词
								
								- 蛎槎 [lì chá]牡蛎的别名。 
- 蛎鹬 [lì yù]鸟名。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蠕虫等。在我国分布于沿海一带。夏季在东北和河北﹑山东等地繁殖﹐冬季迁至南方。 
- 蛎墙 [lì qiáng]泛指粉墙。 
- 蛎房 [lì fáng]1.指簇聚而生的牡蛎。因牡蛎附石而生﹐连结如房﹐故称。亦特指牡蛎的壳。 2.指牡蛎的肉。 
- 蛎粉墙 [lì fěn qiáng]用蛎灰粉刷的墙。 
- 蛎奴 [lì nú]寄居在牡蛎﹑蛤仔等壳中的一种小蟹。古人以为其为牡蛎取食﹐故称。 
- 蛎塘 [lì táng]饲养牡蛎白蚬的海塘。我国蛎产﹐本有石蚝﹑竹蚝二种;石蚝附石而生﹐竹蚝则插竹海边为浮田﹐亦谓蕹簰﹐又称蛎塘。参阅清李调元《南越笔记.蚝》。 
- 玄蛎 [xuán lì]软体动物牡蛎的一种。 
- 蚝蛎 [háo lì]牡蛎。 
- 牡蛎 [mǔ lì]又称“蚝”、“海蛎子”。软体动物,双壳纲,牡蛎科。壳形不规则,一个大而隆起,固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一个小而平,盖在上面。肉味鲜美,可供食用或加工成蚝油。壳可药用或烧石灰。中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 
- 海蛎子 [hǎi lì zi]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