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óng” 鸿组词
								
								- 鸿嗸 [hóng áo]《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后遂以“鸿嗸”形容饥民哀号求食的惨状。 
- 鸿鸾 [hóng luán]鸿﹑鸾高飞凌空,因用以指贤德之士。 
- 鸿胪寺 [hóng lú sì]官署名。 
- 鸿蒙 [hóng méng]〈书〉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鸿蒙初辟。也作鸿濛。 
- 鸿举 [hóng jǔ]1.鸿鹄高飞远翔。比喻奋发有为。 2.比喻远逸。 
- 鸿溟 [hóng míng]大海。 
- 鸿奬 [hóng jiǎng]大力劝勉﹑奖励。 
- 鸿历 [hóng lì]指改朝换代的气运历数。 
- 鸿门亭 [hóng mén tíng]古亭名。因处陕西临潼东鸿门而得名。 
- 鸿明 [hóng míng]1.昌盛清明。 2.盛德;明德。 
- 鸿记 [hóng jì]鸿篇巨著。 
- 鸿惊 [hóng jīng]1.鸿受惊而疾飞。形容疾奔。 2.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用“鸿惊”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 鸿烈 [hóng liè]1.大功业。 2.大明。用作书名。今所传《淮南子》别称《鸿烈解》,又省称《鸿烈》。 3.《淮南子》主道家学说,因用以指道经﹑道术。 
- 鸿炉 [hóng lú]亦作“鸿鑪”。1.大火炉。2.比喻天地。 
- 鸿立 [hóng lì]形容远望引领之状。 
- 鸿茫 [hóng máng]犹鸿荒。 
- 鸿露 [hóng lù]犹鸿恩。 
- 鸿罗 [hóng luó]大网。比喻统治地区。 
- 鸿昧 [hóng mèi]犹鸿蒙。 
- 鸿律 [hóng lǜ]谓格律宏伟。 
- 鸿厘 [hóng lí]洪福。 
- 鸿荒 [hóng huāng]1.太古,混沌初开之世。 2.边远荒僻之地。 
- 鸿朗 [hóng lǎng]1.洪亮。 2.昌盛。 
- 鸿灵 [hóng líng]犹鸿蒙。天地未开时的混沌状态。 
- 鸿逵 [hóng kuí]《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朱熹本义:“胡氏﹑程氏皆云陆当作逵,谓云路也。今以韵读之﹐良是。”后遂以“鸿逵”称贤达君子的高超举止。 
- 鸿教 [hóng jiào]伟大的说教。 
- 鸿沴 [hóng lì]巨凶,大恶。 
- 鸿济 [hóng jì]弘济;广济。 
- 鸿基 [hóng jī]1.宏大建筑物的基础。 2.伟大的基业。多指王业。 
- 鸿节 [hóng jié]高尚的节操。 
- 鸿龙 [hóng lóng]象声词。形容铃声。 
- 鸿茂 [hóng mào]宏大精美。 
- 鸿廓 [hóng kuò]开阔;伟大。 
- 鸿钧 [hóng jūn]1.大钧。指天或大自然。 2.比喻国柄;朝政。 3.指鸿恩。 
- 鸿陆 [hóng lù]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王弼注:“进处高絜,不累于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后遂以“鸿陆”指高位。 2.《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毛传:“陆,非鸿所宜止。”后因以“鸿陆”指不宜止息之地。 
- 鸿鹭 [hóng lù]1.泛指鹄﹑雁﹑鹅﹑鸥等大型水鸟。 2.鸿雁﹑鹭鸶飞行有序,因以比喻朝官的班列。 3.古黑水的异称。 
- 鸿健 [hóng jiàn]博大雄健。 
- 鸿豁 [hóng huō]宽广貌。 
- 鸿黄 [hóng huáng]指黄帝。《文选.干宝》:“鸿黄世及﹐以一民也。”李善注:“《左氏传》史克曰:‘昔帝鸿氏有不材子。’杜预曰:‘帝鸿﹐黄帝也。’”一说鸿﹐指帝鸿氏;黄﹐指黄帝。帝鸿氏为继黄帝者。参阅宋罗泌《路史.后纪六.帝鸿氏》。 
- 鸿门 [hóng mén]1.高门﹐显贵之家。 2.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楚汉相争,项羽驻军并会宴刘邦于此,故又称项王营。 3.古地名。汉西河郡县名。唐时为河东道之边。故地在今山西省代县﹑朔州市一带。 
- 鸿绩 [hóng jì]亦作“鸿勣”。宏伟的业绩。 
- 鸿晖 [hóng huī]见“鸿辉”。 
- 鸿胪正 [hóng lú zhèng]鸿胪寺长官鸿胪寺正卿的省称。 
- 鸿名 [hóng míng]大名;盛名。 
- 鸿富 [hóng fù]博大富丽。 
- 鸿宫 [hóng gōng]宏伟的宫殿。 
- 鸿号 [hóng hào]大名;美称。 
- 鸿鹄谋 [hóng hú móu]远大的谋略。 
- 鸿醲 [hóng nóng]犹隆盛。 
- 鸿沆 [hóng hàng]混沌状态中的云气。 
- 鸿芬 [hóng fēn]浓盛的香气。比喻美好的德行或声誉。 
- 鸿品 [hóng pǐn]上品。 
- 鸿泥 [hóng ní]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的痕迹。 
- 鸿霈 [hóng pèi]犹鸿恩。 
- 鸿泉 [hóng quán]洪水的源泉。 
- 鸿庞 [hóng páng]庞大。 
- 鸿盘 [hóng pán]1.谓稍有升迁即安于其位。语本《易.渐》:“鸿渐于盘,饮食衎衎,吉。”王弼注:“盘﹐山石之安者﹐少进而得位﹐居中而应﹐本无禄养﹐进而得之﹐其为欢乐﹐愿莫先焉。” 2.如鸿盘旋高飞。比喻升迁腾达。 3.指高高的石山。 
- 鸿福 [hóng fú]同‘洪福’。 
- 鸿庆 [hóng qìng]1.大庆;洪福。指王业。 2.喻指年寿。 
- 鸿鹄 [hóng hú]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鸿鹄高翔丨鸿鹄之志。 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鸿庆宫 [hóng qìng gōng]宋代宫殿名。 
- 鸿模 [hóng mó]宏大的规模。 
- 鸿光 [hóng guāng]1.指盛大光辉的事业。 2.盛大光辉。 
- 鸿符 [hóng fú]极大的祥瑞。 
- 鸿飞 [hóng fēi]1.鸿雁飞翔。 2.鸿雁高飞。比喻升迁腾达,奋发有为。 3.鸿雁远翔。比喻超脱尘世。 4.哀鸿遍飞。比喻灾民极多。 
- 鸿豹 [hóng bào]鸨的别名。 
- 鸿芘 [hóng pí]见“鸿庇”。 
- 鸿威 [hóng wēi]盛威。 
- 鸿鸟 [hóng niǎo]泛指高飞善翔的大鸟。 
- 鸿河 [hóng hé]大河。 
- 鸿汉 [hóng hàn]指汉代。因其国祚久长,国势强盛,故称。 
- 鸿原 [hóng yuán]广大的原野。 
- 鸿纲 [hóng gāng]大纲;主体。 
- 鸿辞 [hóng cí]即鸿词。 
- 鸿鹄心 [hóng hú xīn]指用心不专一。 
- 鸿鹤 [hóng hè]1.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絶迹。帷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鸿鹤”指鸿鹄与仙鹤。后用以为隐居﹑出家或学道的典实。 2.比喻志向远大。 
- 鸿隙 [hóng xì]即鸿隙陂。 
- 鸿纤 [hóng xiān]大小;巨细。 
- 鸿轩 [hóng xuān]鸿雁高飞。比喻举止不凡。 
- 鸿古 [hóng gǔ]1.年代久远。 2.指远古时代。 
- 鸿都客 [hóng dōu kè]神仙中人。 
- 鸿德 [hóng dé]盛大的恩德。 
- 鸿造 [hóng zào]犹鸿恩。 
- 鸿运 [hóng yùn]同‘红运’。大好的运气。见“红运” 
- 鸿诰 [hóng gào]敬称诰命。 
- 鸿断 [hóng duàn]谓孤鸿失群。 
- 鸿天 [hóng tiān]高天。有时借指仙界。 
- 鸿犠 [hóng xī]见“鸿义”。 
- 鸿爪 [hóng zhǎo]见〖雪泥鸿爪〗。 
- 鸿都 [hóng dū]1.汉代藏书之所。 2.东汉灵帝光和元年设在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出授高级官职。 3.借指秘书省。 4.指仙府。参见“鸿都客”。 
- 鸿施 [hóng shī]犹鸿恩。 
- 鸿台 [hóng tái]1.战国时韩国宫名。 2.秦始皇时所筑高台。 
- 鸿细 [hóng xì]犹大小。 
- 鸿祉 [hóng zhǐ]鸿福。 
- 鸿阵 [hóng zhèn]1.鸿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 2.指鸿雁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 鸿声 [hóng shēng]1.鸿雁鸣叫的声音。 2.大声;高声。 3.大名声。 
- 鸿庇 [hóng bì]1.亦作“鸿芘”。 2.敬称尊长的庇护关怀。 
- 鸿致 [hóng zhì]宏大目标。 
- 鸿鹄怀 [hóng hú huái]远大的抱负。 
- 鸿醇 [hóng chún]1.博大淳厚。 2.指美好的德行和淳朴的风化。 
- 鸿翼 [hóng yì]1.鸿鹄的羽翼。 2.比喻俊逸之才。 3.金官署名。 
- 鸿慈 [hóng cí]大恩。 
- 鸿祚 [hóng zuò]鼎盛的王业;经久不衰的国运。 
- 鸿私 [hóng sī]犹鸿恩。 
- 鸿悆 [hóng yù]大喜;非常欣喜。 
- 鸿题 [hóng tí]1.对大手笔题字的敬称。 2.古代达官巨富死后,需在一个形如小碑的木质牌位上写明官衔名字,某人之“神主”。其“主”字先写成“王”,空出一个点的位置。待出殡之日聘请有声望的人任点主官,用朱笔将点补上,称为“题主”。“鸿题”即为点主官的别称。 
- 鸿涌 [hóng yǒng]水波汹涌貌。 
- 鸿都门学 [hóng dū mén xué]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设在洛阳鸿都门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 
- 鸿词 [hóng cí]1.雄伟的文词。 2.“博学鸿词科”的省称。 
- 鸿洞 [hóng dòng]虚空混沌;漫无涯际。 
- 鸿显 [hóng xiǎn]盛大显赫。 
- 鸿儒 [hóng rú]〈书〉渊博的学者。 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 鸿音 [hóng yīn]1.洪亮的声音。 2.指音信。 
- 鸿禧 [hóng xǐ]洪福。 
- 鸿篆 [hóng zhuàn]犹言鸿文巨著。 
- 鸿抱 [hóng bào]伟大的抱负。 
- 鸿都之事 [hóng dōu zhī shì]《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后以“鸿都之事”指卖官鬻爵以求财货。 
- 鸿宝 [hóng bǎo]1.道教修仙炼丹之书。 2.泛指珍贵的书籍。 3.大宝;珍宝。 4.《易.系辞下》:“圣人之大宝曰位。”后因以“大宝”或“鸿宝”指帝位。 
- 鸿璧 [hóng bì]大璧。 
- 鸿仁 [hóng rén]广博深厚的仁慈之情。 
- 鸿博 [hóng bó]①学识渊博:鸿博之士。②指科举考试博学鸿词科。 
- 鸿序 [hóng xù]飞鸿的行列。比喻朝官的班行。 
- 鸿采 [hóng cǎi]指作品的丰富的文采。 
- 鸿爽 [hóng shuǎng]宏亮而畅达。 
- 鸿体 [hóng tǐ]洪水的主流。 
- 鸿畴 [hóng chóu]远大的谋略。 
- 鸿恩 [hóng ēn]大恩。多指皇恩。 
- 鸿范 [hóng fàn]谓治理天下的大法。 
- 鸿法 [hóng fǎ]深妙的法则。 
- 鸿远 [hóng yuǎn]宏大深远。 
- 鸿池 [hóng chí]池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二十里。 
- 鸿硕 [hóng shuò]1.指学识渊博。 2.指学识渊博的人。 3.指宏富的学术流派。 
- 鸿燕 [hóng yàn]鸿雁和燕子。两者均为候鸟。于长江一带,前者秋来春去,后者秋去春来。 
- 鸿波 [hóng bō]洪水。 
- 鸿业 [hóng yè]大业。多指王业。 
- 鸿鬯 [hóng chàng]1.宏大畅达。 2.宏大朗畅。 3.宏亮而流畅。 
- 鸿宾 [hóng bīn]鸿归有期,因以“鸿宾”比喻宾服归顺。 
- 鸿塞 [hóng sāi]僻远之地。 
- 鸿羲 [hóng xī]帝鸿氏与伏羲氏的并称。 
- 鸿达 [hóng dá]1.谓才识广博通达。 2.指才识广博通达的人。 
- 鸿郄陂 [hóng xì bēi]亦作“鸿郤陂”。即 鸿隙陂 。陂名。故址在今 河南 淮河 北 正阳 、 息县 间。跨 汝河 ,受 淮 北诸水,郡以为饶。 汉成帝 时, 关 东患水,陂溢为害, 翟方进 等奏罢之。后岁旱、民失其利。 东汉 邓晨 为 汝南 太守,修复旧陂,起塘四百馀里,灌田数千顷, 汝 土以饶。至 安帝 永初 三年,诏以陂假与贫民,自是遂废。 
- 鸿羽 [hóng yǔ]1.鸿雁的羽毛。比喻轻微之物。 2.借指鸿雁。以其善高飞,故比喻腾达的仕途。 3.《汉书.苏武传》载有鸿雁传书之事,故比喻信使。 
- 鸿裔 [hóng yì]传之久远的后裔。 
- 鸿雁 [hóng yàn]①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②〈书〉比喻书信。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 鸿琐 [hóng suǒ]巨细;大小。 
- 鸿志 [hóng zhì]远大的志向。 
- 鸿誓 [hóng shì]隐逸的志愿。 
- 鸿印 [hóng yìn]犹鸿爪。 
- 鸿都学 [hóng dōu xué]见“鸿都门学”。 
- 鸿宝术 [hóng bǎo shù]指道教修仙炼丹之术。 
- 鸿少 [hóng shǎo]鸿胪寺少卿的省称。 
- 鸿雪踪 [hóng xuě zōng]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后因以“鸿雪踪”比喻往事的痕迹。 
- 鸿书 [hóng shū]1.巨著。 2.对别人书信的敬称。 
- 鸿伐 [hóng fá]大功。 
- 鸿泽 [hóng zé]1.巨大的恩泽。多指皇恩。 2.古泽名。 
- 鸿作 [hóng zuò]1.宏大的制作物。 2.巨著。 
- 鸿猷 [hóng yóu]1.鸿业;大业。 2.深远的谋划。 
- 鸿鹅 [hóng é]传说中的鸟名。 
- 鸿藻 [hóng zǎo]雄文。 
- 鸿源 [hóng yuán]长河的源头。比喻初创的王业。 
- 鸿裁 [hóng cái]犹鸿文。 指文章的鸿伟体制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文心雕龙.辨骚》 
- 鸿心 [hóng xīn]远大的志向。 
- 鸿灾 [hóng zāi]巨灾。 
- 鸿术 [hóng shù]高超的方术。 
- 鸿溶 [hóng róng]1.波涛汹涌貌。 2.指汹涌的波涛。 3.广大貌。 
- 鸿钟 [hóng zhōng]亦作“鸿锺”。洪钟;巨钟。 
- 鸿涬 [hóng xìng]迷蒙溟涬。 
- 鸿文 [hóng wén]1.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 2.巨著;大作。 
- 鸿生 [hóng shēng]鸿儒;博学之士。 
- 鸿便 [hóng biàn]指信使;书札。 
- 鸿议 [hóng yì]高论;见识广博的言论。 
- 鸿乙满纸 [hóng yǐ mǎn zhǐ]见“鸿鳦满纸”。 
- 鸿鼎 [hóng dǐng]大鼎。 
- 鸿隙陂 [hóng xì bēi]陂名。故址在今河南淮河北正阳﹑息县间。跨汝河,受淮北诸水,郡以为饶。汉成帝时,关东患水,陂溢为害,翟方进等奏罢之。后岁旱﹑民失其利。东汉邓晨为汝南太守,修复旧陂,起塘四百馀里,灌田数千顷,汝土以饶。至安帝永初三年,诏以陂假与贫民,自是遂废。 
- 鸿鹄凌云 [hóng hú líng yún]指胸有大志,有远大理想抱负。 
- 鸿隙坡 [hóng xì pō]位于今淮河干流与南汝河之间的今河南省正阳县和息县一带的古代大型蓄水灌溉工程。  
- 鸿隙现莲 [hóng xì xiàn lián]鸿隙湖位于河南省 上蔡县北22.5公里的华陂镇。  
- 鸿雁传书 [hóng yàn chuán shū]通信。 
- 鸿毳沉船 [hóng cuì chén chuán]比喻细小的力量积累起来就发挥巨大的作用。 
- 鸿绪 [hóng xù]大统;王业。《后汉书·顺帝纪》:“陛下践祚,奉遵鸿绪。”唐肃宗《授彭王仅等节度大使制》:“朕以薄德,纘承鸿绪。”《清史稿·世祖纪二》:“朕纘承鸿绪,十有一年。” 
- 鸿燊 [hóng shēn]旺盛的意思。  
- 鸿朗高畅 [hóng lǎng gāo chàng]鸿朗:洪亮;昌盛。高畅:响亮流畅。鸿朗高畅指说话声音洪亮,流畅。 
- 鸿鑪 [hóng lú]1.大火炉。唐 陈子良《<辩正论注>序》:“状鸿炉之焚纎羽,犹炎景之鑠轻冰。”唐 王起《悬土炭赋》:“向若鸿鑪长爇,厚地斯藏,安足以调夫四气,而传之百王。”清 黄景仁《元日大雪迭前韵》:“蟣臣称贺孰为达,亦感鼓铸随鸿鑪。” 
- 鸿钜 [hóng jù]1.指鸿儒巨子。  
- 鸿案 [hóng àn]谓夫妻和好相敬。 
- 鸿鹄群游 [hóng hú qún yóu]一群天鹅在。 形容书法的连贯。 
- 哀鸿 [āi hóng]悲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遍野|流离百室,哀鸿满路。 
- 遵鸿 [zūn hóng]指顺渚而飞的鸿雁。语出《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 
- 征鸿 [zhēng hóng]即征雁。 
- 鹓鸿 [yuān hóng]鹓雏﹑鸿雁飞行有序,比喻朝官班行。 
- 鱼鸿 [yú hóng]代称传递书信的人。 
- 游鸿 [yóu hóng]飞翔的大雁。 
- 鸳鸿 [yuān hóng]1.鹓鶵和鸿雁。比喻贤人。 2.比喻同僚。 
- 鴳鸿 [yàn hóng]1.亦作“鷃鸿”。 2.鴳雀与鸿鸟。两种大小悬殊的鸟。比喻人们才识的高下。 
- 烟鸿 [yān hóng]云中的鸿雁。 
- 信鸿 [xìn hóng]传送书信的鸿雁。 
- 霄鸿 [xiāo hóng]高飞的鸿雁。 
- 翔鸿 [xiáng hóng]高飞的鸿雁。喻当朝之士。 
- 戏鸿 [xì hóng]见“戏鸿堂帖”。 
- 吴鸿 [wú hóng]春秋时吴人。其父杀之,以其血涂金,铸成钩,进献吴王。故亦以为钩名。钩,形似剑而曲。后泛指宝剑或利器。 
- 泰鸿 [tài hóng]指形成天地万物的本原。 
- 司鸿 [sī hóng]复姓。汉有中大夫司鸿仪。见《通志.氏族四》。 
- 霜鸿 [shuāng hóng]霜雁。 
- 沈鸿 [shěn hóng]沈鸿(1906- )机械工程专家。浙江海宁人。自学成才。曾任一机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主持设计制造1.2万吨水压机、火车轮箍轧机等。主编有《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 
- 八鸿 [bā hóng]犹八方。 
- 宾鸿 [bīn hóng]1.即鸿雁。 2.喻信使或羁客。 
- 大鸿 [dà hóng]黄帝之臣鬼臾区之号。 
- 二鸿 [èr hóng]指北魏崔鸿与李志。 
- 断鸿 [duàn hóng]1.失群的孤雁。 2.比喻零散的诗篇。 
- 飞鸿 [fēi hóng]〈书〉①指鸿雁:飞鸿踏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②比喻书信:飞鸿传情ㄧ万里飞鸿。 
- 孤鸿 [gū hóng]孤单的鸿雁。 
- 归鸿 [guī hóng]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 寄书鸿 [jì shū hóng]即寄书雁。 
- 羁鸿 [jī hóng]1.亦作“羇鸿”。 2.犹征鸿。 
- 九鸿 [jiǔ hóng]犹九方。  
- 惊鸿 [jīng hóng]惊飞的鸿雁。比喻体态轻盈的美女:翩若惊鸿|惊鸿照影。 
- 梁鸿 [liáng hóng]东汉诗人。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初曾就学于太学,后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汉章帝时,路经洛阳,因见宫殿建筑侈华,耗费民力,作《五噫歌》讽刺之,被章帝下令搜捕,改姓名南逃吴地。后病死。 
- 溟鸿 [míng hóng]1.高飞的鸿雁。语本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 2.指高空。 
- 冥鸿 [míng hóng]1.高飞的鸿雁。 2.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 露鸿 [lù hóng]即露鹄。 
- 旅鸿 [lǚ hóng]旅雁。 
- 蒙鸿 [méng hóng]1.混沌貌。 2.谓酒醉貌。 
- 庞鸿 [páng hóng]1.亦作“庞洪”。 2.浑然宏大。古人以天体未形成之前,宇宙浑沌一体称为“庞鸿”。 
- 泥鸿 [ní hóng]“雪泥鸿爪”的略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 片鸿 [piàn hóng]1.孤鸿。 2.指书信。 
- 轻鸿 [qīng hóng]轻盈迅捷的鸿鹄。 
- 天外孤鸿 [tiān wài gū hóng]飞翔得很高的孤单鸿雁。 
- 濛鸿 [méng hóng]1.混沌貌。 三国 魏 宋均《春秋命历序》:“濛鸿萌兆,浑浑混混。”南朝 梁 江淹《丹砂可学赋》:“出湎泣而遐騖,贯濛鸿而上厉。”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瀆鬼濛鸿,岳祗嶪峩。”许地山《缀网劳蛛》:“咄咄,贪得而无智的小虫!自而今回溯到濛鸿。” 
- 博学鸿词 [bó xué hóng cí]即博学宏词。清康熙﹑乾隆年间重设,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 
- 博学鸿儒 [bó xué hóng rú]即博学宏词。 
- 梁鸿案 [liáng hóng àn]东汉梁鸿家贫好学,不仕,与妻孟光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后避祸去吴。居人庑下,为人舂米,归家,孟光为之备食,举案齐眉。世传为嘉话。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以“梁鸿案”概叙其事,寓夫妻恩爱之义。 
- 梁鸿妻 [liáng hóng qī]《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字伯鸾,有高节,久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及嫁,始盛装,鸿不答。“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后因以“梁鸿妻”泛指贤妻。 
- 开辟鸿蒙 [kāi pì hóng méng]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也作鸿蒙,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后来此一词也常被用来泛指称远古时代。 
- 蜀道鸿毛 [shǔ dào hóng máo]蜀道鸿毛:过蜀的山路高峻险拔,连鸿鹄都很难从这里飞过.鸿毛,鸿鹄的羽毛.蜀道鸿毛,形容在某中领域的巅峰程度.如;对于日本学员来说,要掌握中国的武术精髓,可谓是蜀道鸿毛.。 
- 大展鸿图 [dà zhǎn hóng tú]比喻实现;鸿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谓放手实施宏伟的计划和设想。 
- 鹏举鸿飞 [péng jǔ hóng fēi]信口而来,才思敏捷。  
- 浩帙鸿篇 [hào zhì hóng piān]指鸿篇大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流传性的作品。 
- 孤鸿哀鸣 [gū hóng āi míng]表示夫妻一方死亡,另一个很悲哀的哭泣。  
- 惊鸿照影 [jīng hóng zhào yǐng]惊起的大雁留下的影子,形容事物的时间很短,只是留下一点痕迹。 
- 惊鸿记 [jīng hóng jì]传奇剧本。 
- 惊鸿一瞥 [jīng hóng yī piē]“惊鸿”一词多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惊鸿一瞥意思是人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 惊鸿游龙 [jīng hóng yóu lóng]惊飞的鸿雁,游动的神龙。  
- 志在鸿鹄 [zhì zài hóng hú]有鸿鹄的凌云壮志之心,比喻平凡的人却有英雄人物的志向。 
- 断翅鸿鹄 [duàn chì hóng hú]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哀鸿遍地 [āi hóng biàn dì]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哀鸿遍野 [āi hóng biàn yě]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用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灾民到处都是 
- 哀鸿满路 [āi hóng mǎn lù]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灾民。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 枕中鸿宝 [zhěn zhōng hóng bǎo]泛指珍秘的书籍。 
- 鱼网鸿离 [yú wǎng hóng lí]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 业峻鸿绩 [yè jùn hóng jì]功业高,成绩大。 
- 雪泥鸿爪 [xuě ní hóng zhǎo]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雪地上偶然留下的鸿雁爪 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也指人生际遇不定,踪迹无常 
- 嵬目鸿耳 [wéi mù hóng ěr]犹言动人观听。同“嵬眼澒耳”。 
- 社燕秋鸿 [shè yàn qiū hóng]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 断雁孤鸿 [duàn yàn gū hóng]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 飞鸿踏雪 [fēi hóng tà xuě]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飞鸿羽翼 [fēi hóng yǔ yì]羽翼:翅膀,引申为辅佐。象飞翔的大雁有翅膀。比喻得力的辅佐之人。 
- 飞鸿冥冥 [fēi hóng míng míng]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 飞鸿戏海 [fēi hóng xì hǎi]像飞翔的鸿雁在海上嬉戏。形容笔法矫健活泼。 
- 附骥攀鸿 [fù jì pān hóng]攀:攀附;鸿:天鹅。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 
- 孤鸿寡鹄 [gū hóng guǎ hú]孤:孤单;鸿:鸿雁;寡:失偶的妇人;鹄:天鹅。孤独失伴的天鹅。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 鸿案鹿车 [hóng àn lù chē]鸿案:指梁鸿妻举案齐眉的事;鹿车:指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事。比喻夫妻相互敬重,同甘共苦。 
- 鸿案相庄 [hóng àn xiāng zhuāng]①表示夫妻和好相敬。②指结为伉俪。 
- 鸿蒙初辟 [hóng méng chū pì]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 鸿渐于干 [hóng jiàn yú gàn]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指始入仕途。 
- 鸿毛泰山 [hóng máo tài shān]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 鸿均之世 [hóng jūn zhī shì]鸿:大;均:平。指天下太平,人心安定。 
- 鸿渐之翼 [hóng jiàn zhī yì]鸿鹄凭借羽翼而高飞远行,因以之比喻大才;高才。 
- 鸿离鱼网 [hóng lí yú wǎng]离:遭受;鸿:鸿雁。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 鸿鹄高翔 [hóng hú gāo xiáng]鸿鹄:天鹅。像天鹅那样飞得又高又远。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 鸿篇巨制 [hóng piān jù zhì]鸿:巨,大。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鸿、巨:大。谓篇幅很大的著作此年余之中,名人著述,鸿篇巨制,贡献于学界者。固自不少。——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 鸿函钜椟 [hóng hán jù dú]指丰富的藏书。 
- 鸿鹄将至 [hóng hú jiāng zhì]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鸿笔丽藻 [hóng bǐ lì zǎo]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 鸿鹄之志 [hóng hú zhī zhì]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鸿鹄就是天鹅,飞得很高,所以用来比喻志向的远大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 鸿飞霜降 [hóng fēi shuāng jiàng]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 鸿鹄与鸡 [hóng hú yǔ jī]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 
- 鸿毳沉舟 [hóng cuì chén zhōu]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 鸿消鲤息 [hóng xiāo lǐ xī]指断绝音信。亦指死。 
- 鸿雁哀鸣 [hóng yàn āi míng]哀:悲哀。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 鸿飞冥冥 [hóng fēi míng míng]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远走避祸。 
- 鸿隐凤伏 [hóng yǐn fèng fú]比喻贤才不遇。 
- 鸿俦鹤侣 [hóng chóu hè lǚ]鸿、鹤皆为群居高飞之鸟,因用以比喻高洁、杰出之辈。 
- 鸿鶱凤立 [hóng xiān fèng lì]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 鸿稀鳞绝 [hóng xī lín jué]比喻音信极少。 
- 鸿衣羽裳 [hóng yī yǔ shang]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 鸿商富贾 [hóng shāng fù gǔ]鸿:大;商、贾:商人。十分富有,资财雄厚的大商人。 
- 鸿章钜字 [hóng zhāng jù zì]犹鸿文。比喻巨著、大作。 
- 鸿鳦满纸 [hóng yǐ mǎn zhǐ]形容书写潦草,随意涂抹。亦作“鸿乙满纸”。 
- 鸿轩凤翥 [hóng xuān fèng zhù]比喻举止高尚。 
- 鸿业远图 [hóng yè yuǎn tú]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 
- 鸿图华构 [hóng tú huá gòu]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 
- 鸿翔鸾起 [hóng xiáng luán qǐ]如鸿雁高翔,如凤鸾振起。比喻奋发有为,仕途得意。 
- 鸿鶱凤逝 [hóng xiān fèng shì]鸿鹄高飞,凤凰远逝。比喻毅然远行。 
- 画若鸿沟 [huà ruò hóng gōu]画:划分;鸿沟:古汴水支流。比喻界限分明。 
- 惊鸿艳影 [jīng hóng yàn yǐng]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钜学鸿生 [jù xué hóng shēng]学识渊博的人。 
- 来鸿去燕 [lái hóng qù yàn]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 鳞鸿杳绝 [lín hóng yǎo jué]杳:遥远。形容音信断绝。 
- 龙跃鸿矫 [lóng yuè hóng jiǎo]比喻高举远逝。 
- 鸾跂鸿惊 [luán qí hóng jīng]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 
- 目断鳞鸿 [mù duàn lín hóng]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 翩若惊鸿 [piān ruò jīng hóng]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 判若鸿沟 [pàn ruò hóng gōu]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形容界限很清楚,如同隔着鸿沟一样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 鲁迅《伪自由书》 
- 轻于鸿毛 [qīng yú hóng máo]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价值轻微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战国策.梵策四》 
- 群鸿戏海 [qún hóng xì hǎi]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 
- 人似秋鸿 [rén sì qiū hóng]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 鸿才大略 [hóng cái dà lüè]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 鸿篇巨帙 [hóng piān jù zhì]鸿:巨大。形容规模宏大的著作。 
- 泥雪鸿迹 [ní xuě hóng jì]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 心有鸿鹄 [xīn yǒu hóng hú]鸿鹄:天鹅。多形容学习、工作不专心。 
- 音吐鸿畅 [yīn tǔ hóng chàng]声音洪亮而且畅达。 
- 鸿运当头 [hóng yùn dāng tóu]鸿运:大好的运气。正是走好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