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字组词目录:

yí开头   yí结尾   yí中间   yí成语



拼音 “yí” 仪组词

  1. 仪鸾 [yí luán]
      1.指仪鸾殿。 2.官署名。五代梁称仪鸾院,置仪鸾院使,掌卤簿仪仗。宋称仪鸾司,属卫尉寺,掌管祀郊庙﹑出巡﹑宴会等所用帐幕。
  2. 仪皇 [yí huáng]
      娥皇,舜妃。仪,通“娥”。
  3. 仪极 [yí jí]
      宇宙的极则;自然的规律。语本《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4. 仪氏 [yí shì]
      指仪狄。
  5. 仪漏 [yí lòu]
      即漏刻。因漏刻是计时的仪器,故名。
  6. 仪锽氅 [yí huáng chǎng]
      仪仗名。似旌而以仪锽为竿。
  7. 仪剑 [yí jiàn]
      仪卫所持之剑。亦借指仪卫中之捧剑者。
  8. 仪式 [yí shì]
      指典礼秩序形式:签字仪式。 典礼的秩序形式开学典礼仪式丧葬仪式
  9. 仪的 [yí de]
      目标;目的。
  10. 仪床 [yí chuáng]
      犹言灵床。
  11. 仪干 [yí gàn]
      仪容体格。
  12. 仪辔 [yí pèi]
      犹言法驾。
  13. 仪舌 [yí shé]
      战国辩士张仪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14. 仪尚 [yí shàng]
      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二人为屈原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15. 仪比 [yí bǐ]
      比拟;比匹。
  16. 仪幕 [yí mù]
      指赞理地方政务的幕职。
  17. 仪矩 [yí jǔ]
      仪法规矩。
  18. 仪车 [yí chē]
      皇后﹑妃﹑嫔所乘的车驾。其制依次稍有别。
  19. 仪锽斧 [yí huáng fǔ]
      见“仪锽”。
  20. 仪容 [yí róng]
      仪表;容貌。 人的外貌,尤指动人的或健康的外貌
  21. 仪测 [yí cè]
      测度。
  22. 仪典 [yí diǎn]
      礼法;仪式。
  23. 仪部 [yí bù]
      1.明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 2.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
  24. 仪号 [yí hào]
      礼仪与名号。
  25. 仪轨 [yí guǐ]
      礼法规矩。
  26. 仪鸾殿 [yí luán diàn]
      宫殿名。隋大业间有野雀飞集宝城朝堂前,有人为奉承皇帝,诈称鸾凤来临,因于其地建仪鸾殿。
  27. 仪韶 [yí sháo]
      宫廷乐章的美称。语本《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传:“韶,舜乐名。”
  28. 仪度 [yí dù]
      1.浑天仪的度数。用以测日月星辰的行度。 2.礼仪法度。 3.仪容风度。
  29. 仪秦 [yí qín]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苏秦的并称。
  30. 仪盆 [yí pén]
      盥盆。汉代皇帝出行时,随从捧之。
  31. 仪迹 [yí jì]
      犹言灵迹。
  32. 仪坤 [yí kūn]
      1.唐代为未祔庙皇后所立的祀庙名。 2.称皇后庙的祀乐。
  33. 仪品 [yí pǐn]
      1.礼制;品级。 2.威仪与品节。
  34. 仪囊 [yí náng]
      隋代御史中丞前,仪卫所执,接受弹章﹑诉辞的袋子。
  35. 仪刀 [yí dāo]
      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历代形制不一。
  36. 仪锽 [yí huáng]
      指用为仪仗的斧钺。
  37. 仪器 [yí qì]
      指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量﹑观测﹑检验﹑绘图等的器具或装置。 为某一特定用途所准备的一套装置或机器
  38. 仪禽 [yí qín]
      凤凰的别称。语本《书.益稷》:“凤凰来仪。”
  39. 仪律 [yí lǜ]
      法规。
  40. 仪从 [yí cóng]
      仪卫随从。
  41. 仪质 [yí zhì]
      姿容;风度。
  42. 仪正 [yí zhèng]
      仪鸾司大使的别称。明初设仪鸾司,正职称大使,不久废,改置锦衣卫,因以代称锦衣卫长官。
  43. 仪章 [yí zhāng]
      仪节。
  44. 仪训 [yí xùn]
      仪礼﹑训诫。
  45. 仪鸾司 [yí luán sī]
      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46. 仪曹 [yí cáo]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47. 仪堂 [yí táng]
      鸿胪寺的别称。
  48. 仪导 [yí dǎo]
      导引,开路的仪仗。
  49. 仪服 [yí fú]
      礼服。
  50. 仪图 [yí tú]
      揣想忖度。
  51. 仪止 [yí zhǐ]
      仪表举止。
  52. 仪衡 [yí héng]
      1.测度衡量。 2.指观测仪器。
  53. 仪物 [yí wù]
      指用于礼仪的器物。语本《书.洛诰》:“仪不及物。”孔传:“威仪不及礼物。”
  54. 仪伞 [yí sǎn]
      指用为仪仗的伞。
  55. 仪序 [yí xù]
      礼仪的秩序。
  56. 仪制 [yí zhì]
      1.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2.仪态,形制。 3.官名。明清属礼部。
  57. 仪衍 [yí yǎn]
      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与公孙衍的并称。
  58. 仪表美 [yí biǎo měi]
      人的仪态、风度、容貌等的美。是心灵美的自然流露。不同时代、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审美习惯,仪表美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不同的仪态、风度表现了各自的个性,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为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的“四美”之一。
  59. 仪操 [yí cāo]
      仪容节操。
  60. 仪数 [yí shù]
      礼仪规定的等级。
  61. 仪轸 [yí zhěn]
      战国时纵横家张仪陈轸的并称。
  62. 仪掾 [yí yuàn]
      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63. 仪钟 [yí zhōng]
      指音制标准的乐钟。
  64. 仪康 [yí kāng]
      仪狄杜康的并称。古代传说中,二人以善酿著名。
  65. 仪状 [yí zhuàng]
      仪容形状。
  66. 仪缀 [yí zhuì]
      威仪,外观。
  67. 仪舆 [yí yú]
      皇后﹑妃嫔所乘的肩舆。其制依次稍有别。
  68. 仪贤堂 [yí xián táng]
      南朝梁武帝礼贤讲学之处。
  69. 仪羽 [yí yǔ]
      1.仪禽。凤凰的别称。 2.比喻美德善行可为人表率。语本《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疏:“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
  70. 仪体 [yí tǐ]
      礼仪的程序法式。
  71. 仪仪 [yí yí]
      仪态整肃貌。
  72. 仪态 [yí tài]
      指人的容貌举止风度等:仪态万方。 姿态;容貌;风度仪态万方
  73. 仪准 [yí zhǔn]
      法度标准。
  74. 仪饰 [yí shì]
      古代依照礼仪制度佩带或应用的装饰物。
  75. 仪望 [yí wàng]
      仪容;外表。
  76. 仪同 [yí tóng]
      见“仪同三司”。
  77. 仪适 [yí shì]
      仪式;礼节。
  78. 仪仗队 [yí zhàng duì]
      ①军队中执行礼仪任务的分队。由陆、海、空三军人员共同组成或由单一军种人员组成。通常在迎送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或举行重大庆典时使用,是国家或军队的最高礼仪。②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时,手执旗帜、标语等行进在队伍最前面的分队。 手持仪仗的队伍
  79. 仪表 [yí biǎo]
      1.人的外表。 2.各种测定仪。
  80. 仪表不凡 [yí biǎo bù fán]
    1. 仪容美 [yí róng měi]
        指美好的或健康的外貌和气质。
    2. 仪灋 [yí fǎ]
        见“仪法”。
    3. 仪繖 [yí sǎn]
        指用为仪仗的伞。
    4. 仪式化 [yí shì huà]
        仪式化ritualization 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作为诱发因素功能的行为型式进一步增进其机能的强度、准确性和精密性而趋向于特殊化称为仪式化。
    5. 仪式感 [yí shì gǎn]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6. 仪礼商 [yí lǐ shāng]
        清朝万斯大撰。
    7. 仪礼章句 [yí lǐ zhāng jù]
        清朝吴廷华撰。
    8. 仪表端庄 [yí biǎo duān zhuāng]
        仪表,仪容姿态的意思。端庄,端正庄重的意思。仪表端庄多数是形容一个人的仪表姿态大方而且端正严肃,举动庄重。
    9. 仪礼析疑 [yí lǐ xī yí]
        中国的一篇古文,属于文言文。
    10. 仪礼识误 [yí lǐ shí wù]
        宋张淳撰。
    11. 仪容仪表 [yí róng yí biǎo]
        人的外观、外貌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12. 仪礼小疏 [yí lǐ xiǎo shū]
        清朝沈彤撰。
    1. 尊仪 [zūn yí]
        对人仪表容貌的敬称。
    2. 子午仪 [zǐ wǔ yí]
        测定天体赤道坐标的仪器。镜筒安在东西方向的轴上,天体在子午圈上时,能从镜筒中看到,并从圆环的刻度上求出其赤道坐标。
    3. 月仪 [yuè yí]
        篇名。史称南朝梁任昉八岁时所作﹐辞义甚美。事见《南史.任昉传》。原文已佚。后用为年幼聪慧过人的典实。
    4. 姿仪 [zī yí]
        1.容貌,仪表。 2.谓美好的仪态。
    5. 宗仪 [zōng yí]
        指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
    6. 中仪 [zhōng yí]
        唐称礼部郎中为中仪,员外郎为小仪。唐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淡转中仪。”一说,指礼部员外。
    7. 真仪 [zhēn yí]
        真容。
    8. 整仪 [zhěng yí]
        谓检查仪仗,使具备威仪。
    9. 正仪 [zhèng yí]
        1.准则,典范。 2.端庄的仪态。
    10. 展仪 [zhǎn yí]
        谓申其礼仪。
    11. 赞仪 [zàn yí]
        司礼之人。
    12. 月球仪 [yuè qiú yí]
        月球模型。圆球状,球面绘有赤道、经线、纬线等月面坐标,以及各主要环形山、山系、辐射纹、“海”等月面特征。
    13. 郁仪 [yù yí]
        见“郁华”。
    14. 玉仪 [yù yí]
        1.浑天仪的别名。 2.美好的仪容。
    15. 羽仪 [yǔ yí]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 2.犹翼翅。 3.引申为辅翼。 4.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 5.指帝王卫队。
    16. 葬仪 [zàng yí]
        葬礼。 葬礼
    17. 昭仪 [zhāo yí]
        古女官名。汉元帝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隆重。魏晋至明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参阅《汉书.外戚传序》﹑《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18. 云仪 [yún yí]
        1.道教语。鬓发的别称。 2.道教语。耳神名。
    19. 游仪 [yóu yí]
        古代测星的仪表名。
    20. 夷仪 [yí yí]
        通常的礼仪。
    21. 曜仪 [yào yí]
        1.闪耀光辉的仪容。 2.北齐武成帝后宫女官名称。
    22. 音仪 [yīn yí]
        1.谓言语有节奏感。 2.犹音容。
    23. 玄仪 [xuán yí]
        天象。
    24. 巡仪 [xún yí]
        指御史出巡地方时的威仪。
    25. 修仪 [xiū yí]
        古女官名。
    26. 形仪 [xíng yí]
        仪容;仪表。
    27. 心仪 [xīn yí]
        向往;仰慕: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心仪已久。
    28. 小仪 [xiǎo yí]
        1.礼仪细节。 2.唐代礼部主事的别称。
    29. 相仪 [xiāng yí]
        1.赞礼;司仪。 2.容貌仪态。
    30. 谢仪 [xiè yí]
        谢礼﹐酬金。 谢礼。对一般按习惯或规矩不索取固定报酬的服务或在法律上未规定付酬的服务给予的款项或报酬
    31. 无仪 [wú yí]
        没有威仪。《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毛传:“妇人质无威仪也。”一说,没有专善。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惟议酒食尔,无遗父母之忧。”朱熹集传:“仪,善……盖女子以顺为正,无非足矣,有善则亦非吉祥可愿之事也。”
    32. 文仪 [wén yí]
        礼节仪式。
    33. 习仪 [xí yí]
        演习礼仪。
    34. 威仪 [wēi yí]
        ①古代典礼活动中的礼仪:三代威仪,尽在是矣。②庄重的仪容、举止: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③佛教谓僧人的行、坐、住、卧等行为举止,合乎戒规:四威仪|威仪对月闲。
    35. 婉仪 [wǎn yí]
        1.美好的仪态。 2.女官名。
    36. 土仪 [tǔ yí]
        送人的土产:区区土仪,不成敬意。
    37. 投影仪 [tóu yǐng yí]
        使光通过透明幻灯片或影片的传播,或用晦暗物体(如相片或明信片)上光的反射,映射形象到一个表面(如屏幕)上的光学器械。 使光通过透明幻灯片或影片的传播,或用晦暗物体(如相片或明信片)上光的反射,映射形象到一个表面(如屏幕)上的光学器械
    38. 铜浑仪 [tóng hún yí]
        即浑天仪。
    39. 五花仪 [wǔ huā yí]
        即五花判事。
    40. 天象仪 [tiān xiàng yí]
        一种可演示日月星辰和多种天文现象的精密光学仪器。工作原理是通过若干能表示众多星体位置和亮度的打孔板,用特殊的放映机把星体映现在半球型天幕上,形成仿真的人造星空。 设计成能在特定时刻和地点投影(如在圆顶的天花板上)示出各种天象和天空景色(如夜空景色)的一种光学仪器
    41. 天球仪 [tiān qiú yí]
        天球模型。由圆球和圈架组成。球体可转动,球面上绘有亮星、星座及天球坐标系的标志和度数。刻有方位度数的圈架代表地平圈。架圈直径两端有槽,可插代表子午圈的半圆环,环上刻有自地平0°到天顶90°的标志。 代表天球的一个小球,在天球仪上给出恒星的可视视位置;中国古代的天球仪刻画着星座、赤道、黄道等的位置,叫浑天仪或浑象
    42. 天仪 [tiān yí]
        1.谓天之光仪。 2.指天子的容仪。 3.上天规定的法度。
    43. 铜仪 [tóng yí]
        指铜制的候风地动仪。
    44. 缩放仪 [suō fàng yí]
        能使图形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一种绘图仪器。常用的杠杆缩放仪(如图所示)是用四根尺杆联成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构成。使用时,按缩放比例调整支点、绘图笔、描迹针三者在一直线上,将描迹针沿原图形的画线移动,绘图笔即可绘出缩小的相似图形;如将描迹针与绘图笔互换位置,则绘出放大的相似图形。此外,还有光学投影式缩放仪等。
    45. 祀仪 [sì yí]
        祭祀的程式。
    46. 颂仪 [sòng yí]
        容貌仪表。颂,古“容”字。
    47. 四仪 [sì yí]
        1.四方所遵照的准则。 2.言行的四条准则。 3.见“四威仪”。
    48. 俗仪 [sú yí]
        世俗的仪式礼节。
    49. 司仪 [sī yí]
        1.官名。《周礼.秋官》有司仪,负责接待宾客的礼仪。北齐有司仪署,隋唐因之,属鸿胪寺,掌凶礼丧葬之事。宋以后不设。明代之司仪主管陈设引奏礼仪,清废。参阅《通典.职官八》﹑《明史.职官志三》。 2.举行典礼时报告进行程序的人。 3.谓举行典礼或大会时报告进行程序。
    50. 书仪 [shū yí]
        1.旧时士大夫私家关于书札体式、典礼仪注的著作,通名书仪。
    51. 淑仪 [shū yí]
        女官名。晋武帝置。宋﹑齐﹑梁﹑陈各朝因之。而后或置或否。
    52. 失仪 [shī yí]
        不符合礼节仪式;没有礼貌。 指仪容礼节上有疏失我怕喝醉了在人家面前失仪
    53. 设仪 [shè yí]
        谓设立诸侯与诸臣的礼仪。
    54. 圣仪 [shèng yí]
        帝王的威仪。亦用为天子的代称。
    55. 上仪 [shàng yí]
        1.最高的法则。 2.隆重的礼节。 3.崇尚仪节。上,通“尚”。
    56. 韶仪 [sháo yí]
        美好的仪容。
    57. 币仪 [bì yí]
        进献的礼品。
    58. 表仪 [biǎo yí]
        1.犹法度。 2.表率,仪范。
    59. 别仪 [bié yí]
        1.不同的仪节。 2.别敬。
    60. 宾仪 [bīn yí]
        宾客所遵行的礼仪。
    61. 忏仪 [chàn yí]
        忏法。
    62. 丑仪 [chǒu yí]
        丑陋的外貌。
    63. 场强仪 [chǎng qiáng yí]
        测量无线电波电场强度的仪器。携带式设备,备有可转动的天线、无线接收机和电平表。用来测量空间各点的场强分布情况,以确定天线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也可研究天线的方向性、无线电波传播等。
    64. 宸仪 [chén yí]
        1.帝王的仪仗。 2.帝王的仪容。
    65. 程仪 [chéng yí]
        1.亦称“程敬”。 2.旧时赠送旅行者的财礼。
    66. 大仪 [dà yí]
        1.太极。指形成天地万物的混沌之气。 2.仪范;大法。 3.唐代礼部尚书的别称。
    67. 登仪 [dēng yí]
        进献礼物。
    68. 典仪 [diǎn yí]
        典礼仪式。
    69. 地动仪 [dì dòng yí]
        候风地动仪的简称。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用铜铸造,形如酒樽,顶上有凸起的盖,周围有八个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对着龙嘴有八个铜蛤蟆,昂头张嘴,蹲于地上。哪里发生地震,对准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张开,嘴里的铜球就落到铜蛤蟆的嘴里。 候风地动仪的简称
    70. 奠仪 [diàn yí]
        指送给丧家用于祭奠的财物。 送给办丧事的人家用于祭奠的礼品贾母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另备奠仪, 宝玉去吊祭。——《红楼梦》
    71. 杜仪 [dù yí]
        杜康和仪狄的并称。指最早造酒的人。
    72. 恶相仪 [è xiàng yí]
        丑模样。
    73. 菲仪 [fěi yí]
        谦辞,菲薄的礼物。 谦辞,菲薄的礼物
    74. 丰仪 [fēng yí]
        风度仪表。
    75. 佛仪 [fó yí]
        佛像。
    76. 凤仪 [fèng yí]
        1.凤凰的仪态。 2.比喻英俊的姿容。
    77. 凤皇仪 [fèng huáng yí]
        见“凤凰来仪”。
    78. 干仪 [gān yí]
        1.天道;天纲。 2.喻帝王。
    79. 公仪 [gōng yí]
        1.官家的礼仪。 2.复姓。周代鲁国有公仪休。见《史记.循吏列传》。
    80. 古仪 [gǔ yí]
        1.古旧的式样。 2.古代的礼仪。
    81. 官仪 [guān yí]
        1.官府的礼仪。 2.做官者的仪容风度。
    82. 候仪 [hòu yí]
        即浑天仪。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仪器。
    83. 规仪 [guī yí]
        规章仪式。
    84. 汉仪 [hàn yí]
        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
    85. 徽仪 [huī yí]
        美好的仪容。
    86. 亨仪 [hēng yí]
        见“享仪”。
    87. 贺仪 [hè yí]
        贺礼:贺仪都在帐房收着。
    88. 皇仪 [huáng yí]
        皇帝的仪容。
    89. 纪限仪 [jì xiàn yí]
        即六分仪。轻便测角仪器。航海或航空时用来测定天体的高度以及地面上远处两点所成的视角。
    90. 浑天仪 [hún tiān yí]
        ①浑仪。②浑象。
    91. 讲仪 [jiǎng yí]
        1.讲经说法的仪物。 2.谓讲修礼仪。
    92. 节仪 [jié yí]
        节日礼物。
    93. 醮仪 [jiào yí]
        道士祭神的礼仪。
    94. 金仪 [jīn yí]
        1.指金色佛像。 2.黄铜铸成的天文仪器。
    95. 经纬仪 [jīng wěi yí]
        测量角度用的仪器,由绕水平轴旋转的望远镜、垂直刻度盘和水平刻度盘等构成。广泛应用在天文、地形和工程测量上。 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的仪器
    96. 旧仪 [jiù yí]
        犹古礼。
    97. 款仪 [kuǎn yí]
        纳款的礼物。
    98. 阃仪 [kǔn yí]
        妇女的容止。
    99. 乐仪 [lè yí]
        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
    100. 来仪 [lái yí]
        1.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疏:“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于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注:“宣帝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 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3.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101. 坤仪 [kūn yí]
        1.大地。 2.仪表。相术家以地上的五岳﹑四渎比喻人的五官及脸上各部位,故称人的容貌仪表为“坤仪”。 3.犹母仪。多以称颂帝后,言为天下母亲之表率。
    102. 礼仪 [lǐ yí]
        礼节和仪式:礼仪周到ㄧ外交礼仪。
    103. 两仪 [liǎng yí]
        ①指天地。《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②指阴阳,男女:淆乱两仪。
    104. 灵仪 [líng yí]
        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2.死者的遗像。 3.出殡时的仪仗。
    105. 妙仪 [miào yí]
        高妙的法度。
    106. 陆浚仪 [lù jùn yí]
        指晋陆云。陆云出补浚仪令﹐故称。
    107. 律仪 [lǜ yí]
        1.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 2.法律和礼节。
    108. 陋仪 [lòu yí]
        犹陋规。
    109. 内仪 [nèi yí]
        谓可为天下懿范的后妃言行。
    110. 民仪 [mín yí]
        民之仪表。指贤人。
    111. 母仪 [mǔ yí]
        1.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2.指作母亲的仪范。 3.为母之道。
    112. 拟仪 [nǐ yí]
        模仿其法度;仿效。
    113. 平板仪 [píng bǎn yí]
        测量地形用的仪器,可以测量高度和距离,由照准仪(用于瞄准方向和测距的仪器)、图板和三脚架等组成。
    114. 溥仪 [pǔ yí]
        溥仪(1906-1967)清朝末代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1908年登位,年号宣统。1912年2月退位,仍居皇宫。1917年张勋拥其复辟,旋失败。1924年被废除皇帝称号,迁出皇宫。1932年在侵华日军扶持下,出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改称“满洲帝国皇帝”。抗战胜利后被苏联红军俘获。1950年移交中国。1959年被特赦释放。曾任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我的前半生》。
    115. 如仪 [rú yí]
        按照仪式。
    116. 禽仪 [qín yí]
        犹禽妆。
    117. 权仪 [quán yí]
        变通的礼制。
    118. 穹仪 [qióng yí]
        天。
    119. 三仪 [sān yí]
        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
    120. 神仪 [shén yí]
        1.指遣像;神像。 2.神情仪表。 3.泛指状貌。
    121. 柴册仪 [chái cè yí]
        辽代的重要礼仪之一。
    122. 三辰仪 [sān chén yí]
        即古观象台上清朝铸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实测青铜仪器,玑衡抚辰仪的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
    123. 乾仪 [qián yí]
        1.天道;天纲。
    124. 八分仪 [bā fēn yí]
      1. 刻圆仪 [kè yuán yí]
          刻绘地图上圆圈形符号的工具。
      2. 日冕仪 [rì miǎn yí]
          一种能人为的制造日食,用来研究太阳的日冕和日珥的形态和光谱的天文仪器。
      3. 人而无仪 [rén ér wú yí]
          作为一个人而不讲礼仪,比喻不讲道理。
      4. 脩仪 [xiū yí]
          古女官名。
      5. 芳仪 [fāng yí]
          后妃六仪之一。
      6. 朝仪 [cháo yí]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后也称大臣朝拜君王的礼仪为朝仪。
      7. 离仪 [lí yí]
          伊斯兰教婚姻法专用语。
      8. 諐仪 [qiān yí]
          越礼,违失礼仪。
      9. 傩仪 [nuó yí]
          特殊的祭祀活动。
      10. 蔚仪 [wèi yí]
          茂盛,荟聚,盛大。
      11. 粉仪 [fěn yí]
          恭祝别人女儿出嫁的礼金红包表面。
      12. 绘图仪 [huì tú yí]
          能在纸张、胶片或薄膜上绘制图形或图像的装置,绘图的笔可以横向、纵向自由移动,并能自动放下或抬起,实现平面绘图。
      13. 水平仪 [shuǐ píng yí]
          测定水平面的仪器。 由框架和装有乙醚或酒精的弧形玻璃管组成,管中留有气泡,气泡始终处于管的最高点。当水平仪处于水平位置时,气泡的位置在管上刻度的中间。
      14. 高差仪 [gāo chā yí]
          记录相邻摄影站之间航高变化的仪器。
      15. 扫描仪 [sǎo miáo yí]
          用于扫描的仪器。 利用光敏感设备扫描图形或文字,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形式,以供计算机识别和处理。
      16. 归懋仪 [guī mào yí]
          清代女诗人。
      17. 纠正仪 [jiū zhèng yí]
          航空摄影测量内业中纠正航摄像片的仪器。
      18. 谨具贺仪 [jǐn jù hè yí]
          谨:谦称;具:准备;贺仪:礼物、礼品或礼金。一般用于晚辈向长辈表示敬意或下级向上级表示祝贺,恭敬地备办贺礼。
      19. 道德礼仪 [dào dé lǐ yí]
          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层面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
      20. 七善律仪 [qī shàn lǜ yí]
          ‘七不善律仪’之对称。 略称七律仪。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七种戒律。
      1. 鞅仪韦斯 [yāng yí wéi sī]
          战国时商鞅﹑张仪﹑吕不韦和李斯的并称,四人皆为秦相。
      2. 遥测仪表 [yáo cè yí biǎo]
          测量远处或人所不能到达的地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汽压、温度、流量等)的装置。一般由测量、传送、接收、显示或记录等设备组成。
      3. 威仪师 [wēi yí sh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
      4. 殡仪馆 [bìn yí guǎn]
          供停放灵柩和办埋丧事的机构。
      5. 赤虎仪同 [chì hǔ yí tóng]
          见“赤彪仪同”。
      6. 公仪之操 [gōng yí zhī cāo]
          公仪休的节操。公仪休相鲁﹐不受馈赠﹐拔园葵﹐出织妇﹐不与民争利。事见《史记.循吏列传》。
      7. 公仪退食 [gōng yí tuì shí]
          见“公仪之操”。
      8. 来仪所 [lái yí suǒ]
          宋徽宗时,设在万岁山用来豢养珍禽的官署名。
      9. 柳仪曹 [liǔ yí cáo]
          唐柳宗元的别称。世称礼部郎官为仪曹,柳曾任礼部员外郎,故称。唐刘禹锡有《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
      10. 銮仪卫 [luán yí wèi]
          清代官署名。清改明锦衣卫为銮仪卫﹐掌乘舆供奉卤簿仪仗之事。
      11. 内仪门 [nèi yí mén]
          内院的仪门。仪门,明清时官宦衙署﹑府第的第二重门。
      12. 青仪囊 [qīng yí náng]
          隋代御史中丞等风宪官接受弹章﹑诉词的青色袋子。
      13. 中仪大夫 [zhōng yí dà fū]
          宦官散官名。
      14. 母仪天下 [mǔ yí tiān xià]
          皇后或者国母,以母亲的爱来关爱全天下的人民。
      15. 公仪姓 [gōng yí xìng]
          公仪,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注引《礼记·郑玄注》云:“鲁之同姓。”郑樵将其归入“以鲁人字为氏”之列。
      16. 礼仪先生 [lǐ yí xiān sheng]
          伦敦奥组委公布奥运会颁奖仪式的流程和礼仪服装,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人将在奥运会颁奖礼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礼仪先生”。
      17. 凰仪桥 [huáng yí qiáo]
          凰仪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西路红旗路交叉口,半圆型石拱桥。
      18. 司仪御侍 [sī yí yù shì]
          中国古代皇帝后宫嫔妃名。
      1. 有凤来仪 [yǒu fèng lái yí]
          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2. 仪表堂堂 [yí biǎo táng táng]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形容人相貌端正,仪容庄严大方
      3. 仪静体闲 [yí jìng tǐ xián]
          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4. 仪态万方 [yí tài wàn fāng]
          仪态:姿态,容貌;万方:多方面。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5. 威仪孔时 [wēi yí kǒng shí]
          孔:甚,很。仪容严肃,举目庄重,甚合时宜。
      6. 缛礼烦仪 [rù lǐ fán yí]
          指烦琐的礼仪。
      7. 不腆之仪 [bù tiǎn zhī yí]
          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8. 风仪严峻 [fēng yí yán jùn]
          风仪:风度和仪容。风度仪容庄重严肃。
      9. 凤仪兽舞 [fèng yí shòu wǔ]
          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10. 凤凰来仪 [fèng huáng lái yí]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11. 汉官威仪 [hàn guān wēi yí]
          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12. 九十其仪 [jiǔ shí qí yí]
          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13. 礼仪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14. 令仪令色 [lìng yí lìng sè]
          伭仪:和善美好的仪表;令色:和善的面容。美好的仪表,和悦的面容。
      15. 母仪之德 [mǔ yí zhī dé]
          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16. 婉婉有仪 [wǎn wǎn yǒu yí]
          婉婉:温顺的样子。形容温文柔顺而有礼貌。
      17. 威仪不类 [wēi yí bù lèi]
          威仪:礼仪细节;类:善。礼仪细节不能尽善尽美。
      18. 威仪不肃 [wēi yí bù sù]
          威仪:严肃的容貌和庄重的举止;肃:恭敬,严肃。容貌和举止不庄重严肃。
      19. 钟仪楚奏 [zhōng yí chǔ zòu]
          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20. 心仪已久 [xīn yí yǐ jiǔ]
          仪:向往,仰慕。内心向往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