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介
拼音:jiè
部首:介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古文释义
读音jiè
<名>界线;边界。《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介。”
<名>边;畔。屈原《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动>间隔;隔开。《汉书.翼奉传》:“前向崧高,后介大河。”
<动>居……之间。《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褊小,介于大国。”
<动>介绍;引见。《后汉书.符融传》:“融一见嗟服,因以介于李膺。”
<名>介绍人;居中引见的人。《荀子.大略》:“诸侯相见,卿为介。”
<名>甲;铠甲。贾谊《陈政事疏》:“将士被介胄而睡。”
<动>披上铠甲。《周亚父军细柳》:“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垂老别》:“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量>个。多与“一”构成“一介”表示“小小的一个”。《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形>通“芥”,比喻微小。《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介字组词介怎么组词
笔画顺序介的笔顺、笔画
字典解释介在新华字典中的字义、解释、词形变化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