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字母字符Sogdian

U+10F30 - U+10F6F

𐼰U+10F30
𐼱U+10F31
𐼲U+10F32
𐼳U+10F33
𐼴U+10F34
𐼵U+10F35
𐼶U+10F36
𐼷U+10F37
𐼸U+10F38
𐼹U+10F39
𐼺U+10F3A
𐼻U+10F3B
𐼼U+10F3C
𐼽U+10F3D
𐼾U+10F3E
𐼿U+10F3F
𐽀U+10F40
𐽁U+10F41
𐽂U+10F42
𐽃U+10F43
𐽄U+10F44
𐽅U+10F45
𐽆U+10F46
𐽇U+10F47
𐽈U+10F48
𐽉U+10F49
𐽊U+10F4A
𐽋U+10F4B
𐽌U+10F4C
𐽍U+10F4D
𐽎U+10F4E
𐽏U+10F4F
𐽐U+10F50
𐽑U+10F51
𐽒U+10F52
𐽓U+10F53
𐽔U+10F54
𐽕U+10F55
𐽖U+10F56
𐽗U+10F57
𐽘U+10F58
𐽙U+10F59

粟特字母包含用于编写从公元7世纪到14世纪的粟特语的字符。
粟特语是东伊朗语支的一种语言,曾通行于中亚粟特地区,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粟特语和巴克特里亚语、塞语、中古波斯语、安息语一样被视为中古伊朗语中最重要的语言。粟特语有大量存世文献。粟特语一般被分类在伊朗语支东伊朗亚语支下,但这种分类反映的是语言联盟关系而非语言亲缘关系。目前并无明显证据证明粟特语的早期形式(上古粟特语)的存在,然而古波斯语铭文中提及了粟特地区,表明在此地区直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仍然存在另一种不同的、可以辨析的粟特语。与于阗语类似,粟特语较之中古波斯语语法和词法更为保守。 现代东伊朗亚语支的雅格诺比语是粟特语在粟特之南Ustrashana地区方言的后裔。
在唐代,粟特语是丝绸之路上广袤中亚地区的通用语,并从丝绸之路沿线语言引入了大量借词(例如tym(“旅店”),借自中古汉语 /tem/店),从而积累了丰富的词汇。粟特语因其经济和政治重要性,在八世纪早期伊斯兰征服粟特之后数个世纪得以继续使用。八世纪通行于Ustrashana( 首都为Bunjikat,在今天塔吉克斯坦伊斯塔拉夫尚附近)的一种粟特语方言演变为现代的雅格诺比语,由雅格诺比人使用至今。除一件未发表的婆罗米文粟特语文书外,曾用来书写粟特语的文字共有三种,即 摩尼文 、叙利亚文和粟特文。这三种文字都衍生自阿拉米文。摩尼文用来书写摩尼教粟特语文献,出自吐鲁番,现藏柏林。叙利亚文用来书写景教粟特语文献,全部出自bulayiq,内容包括圣经、赞美诗,现藏于柏林。区分元音。粟特文粟特语文献数量最大,既包括宗教文献也包括世俗文献,其中于敦煌发现的佛教文献占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