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为福

感恩入赘

凤凰岭毕竟是个偏僻的地方,更何况是在边远的山区,在这烽火连天的年月里,这里简直成了世外桃源,山里人照样农耕过日子。庄稼收进仓里后便闲着没事干了,于是就成群结队或进城打短工,或经营一点小生意,赚几个油盐钱。石忠厚更是闲不住,镰刀挂上墙壁后便与干娘商量,准备去邻省的县市贩点铁器之类的家伙担进山里卖。因为这活计很累人,虽然赚钱却极少有人揽这活,石忠厚只好单枪匹马行动。

足足花了七天时间,石忠厚从邻省一个盛产铁器的县里贩回了一担农用铁具,足足有二百来斤重。他想,自己有的是力气,这活儿虽然累些,可挑回山里就能赚不少钱呢。路途远也没啥,大不了沿途多歇几站。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石忠厚挑着这担铁器才走出几里路,便感觉浑身冷汗直冒,想努把力继续走,可总挺不起神来,只感觉双脚乏力,迈不开步子,他只好放下担子歇口气。谁知屁股刚挨地,只感到眼前天旋地转,一阵头晕,“扑通”一声瘫在地上,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温暖的被窝里。睁眼一看,屋里黑乎乎的,旁边似乎坐着一个女人。他以为回家了,急忙呼喊道:“娘,我怎么啦?”

回答他的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大哥,你犯病了,躺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幸亏我婆婆发现了,叫人将你抬到这儿。婆婆说你患了伤寒病,得治疗一段时间。”

石忠厚“啊”了一声,还想问几句,可口干舌燥,脑子里乱哄哄的,头一歪又昏睡过去。

等他再度醒过来时,已经是第三天了。睁开眼,只见身边坐着一位老太婆,嘴里在自言自语地祈祷:“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好人一生平安。瞧这伢子可是副忠厚相啊,忠厚也得忠厚报啊!”

石忠厚轻轻地开口道:“大娘,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老太婆摇着头:“多亏了我那春花媳妇啊,她日夜守在你床边,为你端茶灌药,熬得双眼都红肿了。”

石忠厚听罢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娘,你们婆媳俩的救命之恩,我石忠厚定当涌泉相报。”

老太婆叹了口气:“看样子你也是穷人家的娃子,穷不帮穷靠啥人?只要以后你还记得我们这对穷婆媳,常来走动走动,关照一下,老婆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听罢老太婆的话,石忠厚晓得对方也遭遇了什么不幸,存心想日后帮助一把,便详细询问起对方的家世。老太婆抽泣着告诉他,她家儿子成亲还不到一个月,便患了一场大病死了,扔下她和新寡的儿媳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最后,被迫卖尽全部家财还了欠债,来到郊外荒凉的报恩寺内靠乞讨活命。

老太婆的一番哭诉听得石忠厚鼻子发酸,真是流泪眼偏逢流泪眼,落难人总遇落难人。于是,他当即安慰老人并当场表态道:“大娘,从今以后你们婆媳俩就是我的亲人了,我石忠厚有饭吃就决不会让你们喝粥。一句话,生死相依,祸福与共!”

老太婆一听这话喜出望外,便详细问起了石忠厚的家底。石忠厚回答得挺干脆:“我家里就一个老娘。虽然家贫如洗,可我石忠厚有一身力气,养你们三个还是没问题的!”

老太婆瞧这后生仔性格如此耿直,为人如此厚道,便打心底里喜欢上了,也敞开心扉,坦诚言道:“孩子,如果姻缘巧合,也许你和我家媳妇当有夫妻之分!实不相瞒,我家媳妇至今尚是处女之身,因我儿子一直犯病在身,虽然名义上圆了房却不曾同床。含恨命短夭折,害了媳妇终身。而今承蒙上天有灵,送来了你这位如意后生仔,倘不嫌弃,我们当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还谈什么感恩不感恩!”

就像黑暗中拨亮了一盏灯,石忠厚经对方一点拨,还真开了心窍,当即满口答应,嘴上却说:“就怕妹子嫌我笨拙,看不上我石忠厚啊!”

话音刚落,想不到这女人却从外面一头闯了进来,朗声应道:“只要你答应和我一起抚养婆婆,春花决无二话可说!”

石忠厚当即信誓旦旦:“如若食言,雷打火烧!”

也许是这喜事来得太突然,石忠厚兴奋得不知说啥好了,竟然病也不知不觉减轻了许多。第二天便下了床,第三天就能劈柴干轻活了。春花喜得抿嘴笑,婆婆乐得合不拢嘴。

又过了两天,婆婆见石忠厚的身体康复如常了,便将他和春花叫到自己跟前,郑重其事地吩咐道:“忠厚、春花,既然天凑姻缘,将你们撮合到一块了,那么拣日莫如撞日,你俩今晚就圆个房吧!我们都是天涯落难人,也难摆什么酒席,只好这样婚事简办,将就将就。”

忠厚和春花一齐羞红着脸,回答:“就听娘的安排。”

当晚,这对年轻人便在破庙里草草拜堂成了亲。

标签: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



经典童话

儿童故事

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

专题童话

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