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


在6年前的今天,2018年7月6日(农历2018年5月23日),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

贸易战正式打响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消息,美国于当地时间2018年7月6日00:01(北京时间6日12:01)起对第一批清单上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

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这种征税行为是典型的贸易霸凌主义,正在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引发全球市场动荡,还将波及全球更多无辜的跨国公司、一般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不但无助、还将有损于美国企业和人民利益。

中方承诺不打第一枪,但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击。我们将及时向世贸组织通报相关情况,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同时,中方再度重申,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护企业家精神,强化产权保护,为世界各国在华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我们将持续评估有关企业所受影响,并将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

各种声音

《华盛顿邮报》称,这一天或许会成为一个经济史上臭名昭著的日子,就像胡佛总统于1930年6月17日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一样。

英国央行行长发出“最严厉批评”:贸易战伤害最大的,将是美国!

在奥巴马总统时期曾担任副贸易代表、现担任律师事务所Crowell and Moring LLP合伙人的Robert Holleyman说:“一旦这些关税开始生效,很明显贸易冲突就真的来了。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出口,这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Gold Stock Analyst创始人John Doody周四在接受Kitco采访时表示,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可能会失控,并使世界陷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崩溃的边缘。

Doody告诉Kitco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将会重演20世纪30年代的剧情,当时美国出台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基本上把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变成了萧条。”

美方征税是向世界开火,也是向自己开火

中国不希望贸易战,但中国是被逼上梁山。但中方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我看来,这次史无前例的反击,至少有这几个特点:

特点一:中国不打第一枪,反击自动触发。

此前海外媒体猜测,因为中美存在12小时的时差,中国可能先发制人,提前12小时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但中方郑重澄清,中方绝不打第一枪。道理很简单,中国不是主动挑衅一方,我们绝对不给其他国家任何口实。但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中国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击。中方反制措施即刻生效。也就是说,美国开始加征关税,自动触发了中方的反击。

特点二:反击同等规模同等力度,中国毫不手软。

按照美方公布的信息,这一次瞄准的是中国500亿美元商品,7月6日对其中约340亿美元加征关税;中方的反击,不多不少,也是340亿美元。至于其余160亿,特朗普已宣称,将可能在两个星期内加征关税。那中方势必同时同规模再次反击。此外,美国这次设定的税率是25%。中国也是同等力度还击,25%税率不手软。

特点三:数量型和质量型结合,更注重杀伤力。

考虑到美国宣称将对额外约5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但美国出口中国也就1000多亿美元。下一步怎么办?中方的答案,就是采取包括数量型工具和质量型工具在内的综合举措,即这次侧重点应该是同等规模同等力度,但如果美国不断扩大战场,那中国将审时度势,更注重反击的质量和杀伤力。要知道,美国的在华利益,不仅仅只有出口。贸易战两败俱伤,美国肯定不会是赢家的。

特点四: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在战斗。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此前就说,我们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各国人民对中方的态度是理解和支持的。确实,中国这次是被迫还击,维护和捍卫的,不仅仅是中国利益,也是世界人民共同利益。这次美国逆历史潮流的贸易举动,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大量无辜企业、民众被迫卷入、深受其害,中国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也必定会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在我看来,这次史无前例的贸易战,必然对世界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三点重要而深刻的启示吧:

启示一,这场斗争迟早要来,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

应该说,在过去几个月,中国展现了避免贸易战的诚意,也试图尽可能扩大进口,满足美国的要求;但美方的要价,已非理性可以形容,用一些朋友的话说,这是要摧毁中国经济,中国已没有可退让的余地。

这也说明了一点:中国的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必然要经历各种风险和挑战。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清醒,必须丢弃幻想。当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洗礼迟早要来,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

启示二,美国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并最终回归理性。

表面看,美国空前强势,但强势背后,则是对国际规则的蔑视,对中国快速崛起的焦虑。这就表现在一系列不理性的举措上。用商务部发言人高峰的话说,美国是在向全世界开火,也是在向自己开火,因为美方公布的340亿美元清单中,相当比例就是美资企业在华生产。

美国媒体就感叹,美国人才是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第一受害者。哈雷摩托最近跑路,气得特朗普痛骂是投降,就凸显了贸易战对美国企业的巨大冲击。美国不可能成为赢家,美国内部将陷入激烈争吵,可以预期,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美国将不得不回归理性。

启示三,中国站在道义制高点上,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

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仍毋庸讳言,中兴事件更暴露出我们的软肋。但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也已不是吴下阿蒙。贸易战肯定会让中国付出代价,但中国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也毫无疑问能经受住考验。

更重要的,中国还有制度的优势,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有多元可替代的经济体系,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可以说,我们在这场经贸摩擦中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更何况,我们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2018年这个夏天,或许正是世界格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国的挑衅,当然是挑战,当然是危机。但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中国人其实是最善于化危为机的民族。

从最积极角度看,没有缓不过来的压力,就没有壮士断腕的动力。实施更大规模的改革和开放,是我们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礼物,更是我们打赢这一贸易战的最大法宝。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可能也是特朗普万万没想到的。

较量还在继续,战略上藐视,但必须战术上重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

还是那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