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逝世


在1098年前的今天,926年9月6日(农历926年7月27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逝世。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汉名耶律亿,辽朝开国君主,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916年(后梁贞明二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享年55岁。

崭露头角

长大成人后,身体魁梧健壮,胸怀大志,而且武功高强,《辽史》上说他“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值伯父释鲁掌权,深得信任,耶律亿任遥辇氏痕德堇可汗的挞马狨沙里(扈卫官),组建侍卫亲军。凭藉这支精锐武装,阿保机迅速崛起。率领挞马部(扈卫队)战胜了近邻诸小部,阿保机的伯父被杀后,阿保机继承了伯父的于越(地位仅次于可汗,史称“总知军国事”,高于夷离堇,掌握联盟的军事和行政事务,相当于中原王朝的宰相)的职位,并击溃以蒲古只为首耶律释鲁的部落豪强。相继降小黄室韦,破越兀、兀古、六奚诸部,被国人誉为“阿主沙里”(沙里,契丹语“郎君”),901年(唐昭宗天复元年),任本部夷离堇(军事首领),专事征伐,大破室韦、于厥及奚。进大迭烈府夷离堇。次年,领兵四十万南下,讨河东、代北(今山西北部),克九郡。902年(唐末天复二年),耶律阿保机以兵40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牲口95000,驼、马、牛、羊不可胜数。在潢河南岸建龙化州城,将所俘汉人迁居于此 。903年(天复三年),北攻女直,南取河东怀远军,略地蓟北(今河北北部)。升于越,总知军国事,成为部落联盟的实际操纵者。

905年,唐朝垂亡,他应晋王李克用之邀到云州(今山西大同)相会,结为兄弟,约定共讨梁王朱温和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但终因无利可图而没有践约。

平定叛乱

906年(唐天祐三年)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卒,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按照传统制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选一次。阿保机的目标是像中原的皇帝一样建立终身制和世袭制,所以在他任可汗满三年时不肯交出大权,凭借他的实力和威望继续坐在可汗的宝座上,向皇帝的目标努力。907年(梁开平元年)为契丹大首领,以皇族承遥辇氏九帐为第十帐,设官统领部众。

这就引起了本家族其他贵族的不满,因为按照习惯,可汗实行的是家族世选制,即可汗之位转入耶律氏后,可汗就都要由这个家族成年人担任,所以阿保机不让位,其他人便没有机会当选。为了争取这个被选举权,阿保机本家族的兄弟们便首先起来反对他,由此发生了历史上的“诸弟之乱”。兄弟们的叛乱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911年,这年的五月,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划谋反,安端的妻子得知后就报告了阿保机,阿保机不忍心杀掉这些兄弟,就和他们登山杀牲对天盟誓,然后赦免了他们。兄弟们并没有领情,第二年,又在于越辖底的带领下,再次反叛。除了原来的几个人外,新任命的惕隐滑哥也参加了。

这年的七月,阿保机征伐术不姑部,让剌葛领兵攻打平州(今河北卢龙)。到十月时,剌葛攻陷了平州,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想强迫他参加可汗的改选大会。阿保机没有硬拼,而是领兵南下,按照传统习惯赶在他们的前面举行了烧柴告天的仪式,即“燔柴礼”,再次任可汗。这样就证明他已经合法地连选连任,使众兄弟没有了反叛的根据。阿保机兵不血刃地平息了一场叛乱,体现了他超群的智谋。在第二天,诸兄弟便纷纷派人来向阿保机请罪,阿保机也就不再追究,只下令让他们悔过自新。但是,可汗宝座的诱惑究竟比兄弟之情要大很多,兄弟们在不到半年之后,于公元913年的三月,又一次反叛。这次发生了较大的武装冲突。他们先商议好拥立剌葛为新可汗,然后派迭剌和安端假装去朝见阿保机,想伺机劫持阿保机去参加他们已经准备好的可汗改选大会。除了本部落外,乙室部落的贵族也参加进来。阿保机发觉了他们的阴谋,解决了迭剌和安端,并收编了他们的一千名骑兵,然后亲自率领部队追剿剌葛。剌葛派的另一支部队在寅底石的率领下直扑阿保机的行宫,焚毁了辎重、庐帐,还夺走了可汗权力的象征旗鼓和祖先的神帐。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看守大帐,领兵拼死抵抗,等到援军来后又派人追赶,但仅追回旗鼓。四月,阿保机领兵北上追击剌葛,他先派人分别在前面埋伏堵截,前后夹攻。这一次,侍卫亲军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将剌葛打败,剌葛将夺去的神帐丢在了路上。阿保机没有立即追击,而是先休整部队,因为他知道剌葛的部下不久便会思念家乡,等到士气低落无心恋战时再出兵,就会不战而胜。到五月,阿保机领兵进击,终于擒获剌葛。经过三次平叛,阿保机基本消灭了本家族的反对势力,但对部落的经济却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民间原有马上万匹,现在百姓出门都要步行了。

统一部落

本部落的反对势力消除后,契丹其他七个部落的反对势力仍旧存在,他们以恢复旧的可汗选举制度为旗号,强迫阿保机退让可汗之位。阿保机只好先交出旗鼓,答应退位,然后以退为进,设下了计谋。他对众人说:“我在可汗之位九年,下属有很多汉人,我想自己领一部治理汉城,可以吗?”众人都同意了。到了那里,阿保机率领汉人耕种,当地有盐铁,经济也很发达,阿保机采纳了妻子述律后的计策,派人转告诸部落的首领:“我有盐池,经常供给各部落,但大家只知道吃盐方便,却不知盐池也有主人,你们应该来犒劳我和部下。”众人觉得有理,便带着牛和酒来了,没想到中了阿保机的诡计。阿保机布下伏兵,等大家喝得烂醉时,将各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

登基

916年(梁贞明二年)建立契丹国,自称帝。率部众建都城皇城,即后来的上京,京中建孔子庙、佛寺、道观等。他立国后,渐以宗室为南府宰相,制定法律,颁定官爵位次。设立迭剌部南北二院夷离堇,成为后来的定制。又命人制契丹大字,弘扬民族文化。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

可见其影响之大。他在位之初,以部众设立宫卫骑军及州县部族军,成为契丹主要军队组成形式。他有雄才大略,不断征伐契丹及突厥诸部以图发展,又积极参与中原政治斗争,侵夺幽、蓟等要地,扶植东丹国为属从。“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辽史》卷 2《太祖纪》)。他创设的诸种制度与开创的规模,都为后来契丹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918年(神册三年),阿保机建西楼城为皇都(后名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神册五年,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阿保机之弟迭利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有了文字,社会发展更快。925年(天赞四年),阿保机率军亲征渤海国。次年,灭渤海国,改名东丹国,命长子突欲(耶律倍)为东丹王。

出征渤海

926年(天显元年),为向东发展势力,阿保机又东征渤海国。渤海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区域性的民族政权,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

上,素有“海东盛国”之称,但当时的国力已经下降。阿保机集中全部兵力攻下了渤海国的西部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农安),然后又围攻首都忽汗城(今黑龙江牡丹江东京城),国王率领几百名大臣开城投降,不久统一渤海全境,阿保机将渤海改为东丹国,意即东契丹国。让皇太子耶律倍任东丹王,管理东丹事务,这样,阿保机就将势力扩大到了渤海沿岸。同时,阿保机又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置官府,实施实际管理,从而结束了唐末以来东北地区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这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的交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去世

926年阿保机在出征渤海还皇都途中病逝于扶余(今吉林四平西),终年55岁。谥升天皇帝(一作大圣皇帝),庙号太祖,927年葬祖陵(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1008年(圣宗统和二十六年),进谥大圣大明天皇帝。1052年(兴宗重熙二十一年),加谥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

延伸阅读:辽太祖铁血皇后述律平传奇一生

延伸阅读:辽太祖铁血皇后述律平传奇一生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着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子乘青牛而来,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都不见了。人们据此说,述律平因为“文能安邦富国,武能克敌制胜”,连神女在她面前也感到自惭形秽,主动让路。因此有童谣唱道:“青牛妪,曾避路。”

在阿保机为统一契丹东征西讨时,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随行军中,或策划于帷幄,或驰骋于沙场,是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帮手。为此,崇尚中原文化、以汉高祖刘邦自居的阿保机把述律平比作汉相萧何,赐萧姓为述律家族的姓氏,定萧家世代为皇后,共享富贵。

公元907年,可汗痕德堇去世,契丹八部首领推举耶律阿保机为新任可汗。阿保机在成为可汗后,持续地为契丹开疆拓土,因此他连任了三届可汗之职。而且阿保机的谋士中汉人越来越多,受他们的影响,阿保机有了要用汉法将选举可汗的制度改为世袭制度的念头。

而这个念头,也得到了妻子述律平的强烈支持。夫妻俩开始运用权谋,为这个目的而暗中准备。契丹部落联盟原本除可汗之外,以下的“管理阶层”都同掌军政民大权于一手。阿保机将他们的权力分散,分为北、南两院。契丹部落联盟的主要权力握在了阿保机手里。阿保机试图集权并世袭地位的做法渐渐引起了周围契丹贵族的反对,而首先站出来反对并且态度最坚决的正是他自己的亲兄弟,之后就发生了历史上的“诸弟之乱”。

阿保机刚开始倒还有点香火情,曾经想要释放卷入叛乱中的一部分亲戚。然而述律平却帮他下定了斩草除根的决心。随后,迭剌部进行了一场针对“反阿保机势力”的大清洗。在这场血淋淋的权力斗争结束之时,有上百名皇亲国戚被处死,就连阿保机唯一的同胞亲妹妹余卢者见姑公主夫妇也未能幸免。迭剌部终于在一片血雨腥风中归于平静和忠心。然而这仅仅是摆平了契丹八部中的一部,另七部贵族仍然在暗中做着推翻阿保机的准备。

公元915年,七部贵族终于等到了机会,在阿保机征讨黄头室韦部返回的路上,七部贵族一鼓而起,将阿保机劫持并要求他下台。一时寡不敌众的阿保机只好自动辞去可汗之职,带着迭剌部和契丹部落中先后被掳掠或归附而来的其他民族迁徙至滦河一带。就在这里,阿保机用汉族谋士的建议,模仿汉地建起了一座城市,并大力发展农业盐铁。很快迭剌部的军事实力和人口数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其他七部反而都要由他提供盐铁。

述律平抓住了这个机会,又向阿保机提出了一个将挡路者一体斩草除根、自己东山再起的主意。这个主意立即被付诸实施。麻痹大意的七部酋长定下一个日子,准备齐聚迭剌部饮宴。就在七部酋长贵族都喝得醺醺然,宴会气氛最热烈的时候,早已安排好的伏兵一拥而上,所有的来宾都不由分说地被一刀两断。契丹部落联盟中所有的阿保机反对者,在述律平导演的这一场契丹版鸿门宴之后,几乎荡然无存。阿保机顺利统一契丹八部。建立起辽国,阿保机成为辽国第一位皇帝。

公元926年,阿保机忽然病逝。一时间,朝野上下觊觎权力的部落集团蠢蠢欲动。面对危机四伏的契丹政局,述律平以其独具的魄力和超凡的勇气挺身而出,请诸部首领和重要大臣前来议事。

这一次简短的召集,在《契丹国志》里有简单明了的会议记录(为读者阅读方便,译成现代语):

述律平问群臣:“你们想念先帝吗?”

众大臣面露哀伤,回答:“臣等受先帝大恩,怎能不想!”

述律平微微一笑:“那好,既然想念,就请诸位去见先帝吧。”

述律平收起笑脸,一声令下,近百名部落大人、大臣统统被砍了脑袋,送去殉葬。

此后,凡是被述律平怀疑不轨的高员显贵,她便让他“传话先帝”,然后将其拉到阿保机灵前杀掉了事。对于一些功勋盖世的大臣元老,述律平则先让人散布流言,然后以流言为罪,给他们扣上帽子,撤职的撤职、处斩的处斩。这其中包括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品不、祖父对阿保机有救命之恩的耶律铎臻、为契丹开疆拓土的耶律迭里等等。

正当述律平杀得兴起的时候,却碰上了一根硬骨头。

原平州刺史赵思温,是投靠契丹的汉臣。在阿保机讨伐渤海的战争中,赵思温力战扶余,身体多处重伤,阿保机曾亲自为他调药。当述律平也要他去“侍奉先帝”时,赵思温却不肯就范。

述律平质问道:“你是先帝亲近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去?”

赵思温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要说亲近,谁也比不上皇后,皇后假如去,臣一定跟在后边。”

众人听了一愣,马上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述律平。众目睽睽之下,述律平马上做出了反应,回答道:“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无法前往!”(实际此时皇太子耶律倍已经二十八岁)话音刚落,述律平嗖的一声拔出金刀,将自己一只手齐腕砍下,面不改色地命人将这只手送到阿保机棺内代自己“从殉”。

述律平这一手,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从此以后,所有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对她畏如虎蝎,对她的主张再不敢有半点违抗。而少了一只手之后,述律平杀人殉葬的把戏也收敛了许多,竟然连逼她断手的赵思温都放过了。

然而人无完人,述律平虽然胸怀大略,却是一个极其偏心眼的母亲。述律平一共生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耶律倍才华横溢,对汉学十分精熟,阴阳、音律、医药、针灸、文章、书画无所不通,他的丹青绘画甚至成为后来宋朝的宫廷珍藏。

然而述律平却不喜欢耶律倍,主要原因正是耶律倍对儒家学术、汉地制度的推崇。述律平认为儒家文化不适合契丹民族,会把勇悍且藐视规矩的契丹人改造成唯唯诺诺的胆小之辈。

次子耶律德光文采有限,但是武略出众。时任契丹国的兵马大元帅,东征西战,立过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耶律德光“性孝谨,母病不食亦不食。”这样的儿子当然会讨得母亲万分的欢心。

不过,最让述律平喜爱的,还是小儿子耶律李胡。耶律李胡既没有继续父母一丝一毫的文韬武略,更没有为契丹国建立过任何功勋,在狠辣方面倒是与爹娘有几分相似,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身蛮劲,心情欠佳之时就在下人脸上刺字消气。若是有人犯在他的手里,他不是把人活活剥皮抽筋,就是把人抛入水火之中淹死、烧死。契丹人上至高官贵族,下至平民奴隶,没有不怕他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述律平偏偏就认定耶律李胡是最能干的儿子。

在这方面,阿保机和妻子的看法完全相反。阿保机曾经看过三个儿子睡觉的姿势,见耶律李胡缩着头躲在两个哥哥后面睡,满脸不屑地说:“李胡是几个儿子中最差劲的。”

后来,阿保机又让三个儿子在冰天雪地中外出捡柴。长子耶律倍精选干燥的柴禾捆扎好才返回;次子耶律德光不论干湿,首先弄了一大抱回来;而耶律李胡又怕冷又怕苦,胡乱捡了一些,一路上又嫌累,边走边扔,到家只剩下一小半。阿保机对幼子大失所望,对述律平说:“大儿子巧,二儿子诚,小儿子则连谈都不必谈了!”

然而,阿保机说也白说,述律平最溺爱的就是这个一无是处的小儿子。阿保机活着时,次子耶律德光经常跟随作战,功勋卓着,逐渐把握了契丹国的军事实权。而太子耶律倍却和母亲一起局促在皇都中,被述律平尽情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不顺眼。

926年,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将渤海国改称为“东丹国”,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对耶律倍说:“此地不是我可以长久居住之地,留你在这里安抚人民,治理疆土,以彰显朕的爱民之心。”

连阿保机自己都说,此地不是皇帝久居之地,却把一个未来的皇帝单独留在遥远的藩外之国。分析阿保机此举,不难看出,阿保机一定是听了述律平的话,已经不打算让耶律倍继位。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述律平刚刚把看不上眼的大儿子留在东丹国不到三个月,阿保机却忽然去世了。而此时,契丹皇太子的名分还属于东丹国“人皇王”耶律倍。

这个忽然变故,打乱了述律平更改继续人的步伐。为了保证自己易储大计的顺利进行,述律平搞了一个“群臣自主择明君”的把戏。

述律平让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骑马并立于自己帐前,然后对群臣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对他们一样重视。但皇位只有一个,我不知该如何选择,你们认为谁可以当皇帝,就去牵谁的马缰绳。”

众大臣从述律平的眼神中领会了她的意图,更畏惧她“伺奉先帝”的杀人手段,于是纷纷争抢着去拉耶律德光的马缰绳。太子耶律倍孤零零地呆在一边,欲哭无泪。

于是,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2月,冠冕堂皇地登基接班当上了第二代皇帝,述律平被尊为“应天皇太后”

然而,述律平和耶律德光并没有就此放过耶律倍。930年,耶律德光在母亲的授意之下,将述律平最心爱的幼子耶律李胡册立为皇太弟,即选定弟弟为继续人。这无疑是对耶律倍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因为这样,耶律倍就更不可能当上皇帝了。

母亲和弟弟这样咄咄逼人,终于使耶律倍难以忍受了,无奈之中,耶律倍渡海逃向后唐。耶律倍的出走,终于使述律平和耶律德光松了一口气。

公元936年,耶律德光通过援助石敬瑭轻松地得到了燕云十六州,获得了后晋每年三十万匹布帛的贡品,作为太后的述律平也荣登后晋皇帝石敬瑭祖母之位。这样的收获,对述律平而言已经足够了。不过他的儿子却不满足——他想要更多的土地,他要成为中原的皇帝。

在这个问题上,述律平并不赞成儿子的主张。她有雄心,但更冷静。她认为入主中原并不能给契丹带来真正的好处。她告诫耶律德光说:“就算我们得到汉地,也是难以久驻的,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之变,只怕是后悔也来不及的。”

果然,事情被述律平不幸言中。耶律德光入主中原,还没坐稳龙椅,就被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逼得仓皇北顾。途中,耶律德光身染急病,高烧而死,年仅46岁。

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讯,述律平神色平静,没有悲伤之色,说:“等到事态平复之后,我再为皇帝举行葬礼。”

述律平的表现令契丹的高官贵族们联想起当年她停葬阿保机、杀人陪葬的往事。他们既惧怕述律平向他们发泄丧子之痛,更惧怕她把所偏爱的幼子、杀人狂耶律李胡推上契丹皇帝之位!这样的惧怕尤以跟随耶律德光南征的显贵们为甚,因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就是当年被述律平残杀的功臣之后。

不甘坐以待毙的他们决定另奉新主,以求生路。奉谁为新帝呢?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一个人:耶律倍之子永康王耶律阮。此时,他恰好随从在耶律德光的队伍里。

耶律倍的命运实在不济,投奔后唐才6年,后唐就灭亡了。预备自尽的后唐末帝李从珂将他拉去垫了背,才38岁就被杀身亡。因为母亲的偏心,这位本该是契丹国主的男人落得如此下场,契丹国人都愤愤不平,拥戴他的儿子也就是理直气壮的事情。何况耶律阮也因父亲的遭遇而与祖母心存芥蒂,当然就更是众人的最佳选择。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述律平耳中,一心想要宝贝儿子耶律李胡当皇帝的她勃然大怒,立即派“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李胡率兵“讨逆”。她忘了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完全是根废柴,不但不得人心而且毫无本事。双方一交战,耶律李胡很快就被打得大败而归。

述律平怒火难耐,恨铁不成钢,亲自整顿兵马,和耶律李胡一起率部来到上京城外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岸边,预备和孙子决战。

然而,一生随心所欲的述律平这一次好运似乎走到了头。不但耶律阮营中的将领没有一个肯临阵倒戈,就连上京城里的官员们也没有全数站在述律平一边。述律平抓到耶律阮的手下萧翰后,质问萧翰为什么背叛?萧翰理直气壮地反驳:“当初你为了立威易储,无辜杀掉我的母亲,我怨恨你已经很久了!”

述律平没料到自己横行一世,临到老来居然会落得被臣下和孙辈秋后算账的地步。没精打采之下恶从胆边生,述律平将跟随耶律阮的贵族及将士家眷全部抓了起来,预备将几万人悉数杀死。

在这个节骨眼上,契丹贵族中的顶尖人物耶律屋质挺身而出,劝述律平与自己的孙子讲和。屋质对述律平说:“李胡和耶律阮都是太祖与太后您的子孙,国家并没有落入外人之手,您何必如此固执?我愿意代表太后前往议和。”

耶律屋质来到耶律阮营中,对满心想要报仇的耶律阮劝说道:“一旦兴兵,即使大王您打赢了,被太后和李胡扣押的人质岂不是先要送命?还是请您和太后讲和吧。”

耶律阮的手下人知道家眷尽数成了述律平的人质,不禁大惊失色,纷纷劝耶律阮与述律平讲和。于是,耶律阮和述律平终于在几天后见面了。

一见面,祖孙俩就大吵起来,述律平骂耶律阮“忤逆”,耶律阮骂述律平“无道”。眼看情形僵持不下,述律平对耶律屋质说:“你来为我主持公道。”耶律屋质说:“太后与大王彼此释怨,臣才敢开口。”双方暂时平静了下来。

于是,耶律屋质向述律平发问道:“当初太祖皇帝将耶律倍封为太子,为什么太后要改立耶律德光呢?”

述律平硬着头皮说:“改立皇储,是太祖曾经说过的。”

耶律屋质又向耶律阮发问:“大王你为何擅自即位,不先征得尊长的同意?”

耶律阮怒气冲冲地说:“我父亲当初本应立为国主,却因为这个所谓的尊长而不得立,她不配为尊长,我不愿意向这样的尊长禀报。”

耶律屋质听了祖孙双方的言辞后,正色道:“当初人皇王以太子身份失去国主地位,尚且不曾兴兵征战,大王如今为何要做你父亲不肯做的事情?至于太后,你为了自己的私心偏爱,篡改先帝遗命,妄授神器,为何至今还不肯认错?”

这恐怕是述律平第一次听见臣下如此直言指责自己,眼看众叛亲离,四面楚歌,述律平不禁又急又愧,流着眼泪说:“当初太祖遭诸弟之乱,天下荼毒,疮痍未复,我怎敢因自家争夺帝位而使国家再遭兵乱?”

就这样,迫在眉睫的一场内战总算是在剑拔弩张的关头平息了。放弃了兵戎相见,述律平仍然不甘心将帝位传给长孙。回到营帐后,她又对耶律屋质说:“如今讲和已毕,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帝位究竟应该传给谁。”

耶律屋质的态度非常明确:“永康王继位,顺天意得人心,太后何必如此固执?”

耶律李胡听了厉声喝道:“有我在,他休想称帝!”

耶律屋质平静地回答:“按照礼法,传嫡不传弟。当年耶律德光取代人皇王称帝,尽管他文武兼备,人们仍然纷纷非议。你强求帝位,人们何止是怨言!现在众望所归,都愿意拥立永康王,已是定局不可扭转了。”

权衡利弊之后,述律平不得不面对现实,她对耶律李胡叹息道:“虽说我爱你甚于其他孩子,可是……哎,如今不是我不想立你,实在是你自己缺乏才能民望,太不争气。”

随后,述律平和耶律阮达成了正式的“横渡之约”,承认耶律阮称帝,罢兵同返上京。

31岁的耶律阮终于成为明正言顺的辽国皇帝,是为辽世宗。他追封一生不自得的父亲耶律倍为“让国皇帝”,而风光一生的述律平也从此失去了一切权力。述律平不想就此罢休,不久,又与耶律李胡密谋造反。阴谋被察觉后,耶律阮先下手为强,将祖母和叔父同时捉住,送往边地幽禁起来。

然而,述律平老而弥坚。虽然被幽禁,却一直活得挺精神。公元951年,耶律阮死于近侍的谋逆叛乱,述律平得知后先乐后骂:“小兔崽子,短命鬼,早知道你不得好死!”

两年后,“应天皇太后”述律平终于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历程,与已经去世27年的丈夫阿保机合葬在了祖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