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勘

【词语】磨勘

【拼音】mó kān 
【注音】ㄇㄛˊ ㄎㄢ



词语解释

  1. 1.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唐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称磨勘。宋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2.科举时代对乡﹑会试卷派翰林院儒臣等复核,称磨勘。3.查核。4.反复琢磨;钻研。

    国语词典

    1. 推求学理。
      1.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江右学王门案五.太常王塘南先生时槐》:「塘南之学,八十年磨勘至此,可谓洞彻心境者矣!」
    2. 古时勘察官吏的成绩。
      1. 唐.德宗〈磨勘内侍官结阶敕〉:「并结阶累勋阶者,并且当司磨勘,具衔奏来。」
    3. 明、清科举时,对乡、会试卷,按例须进呈,派翰林院儒臣覆核,检查词句、书法是否符合规定,称为「磨勘」。见明.黄佐《翰林记.卷一一.评驳进呈试录》、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一七.礼部磨勘》。

      网络解释

      1. 磨勘
        1. 唐内外文武官员考课,由本司及本州府长官按规定考核其功过行能,分九等写入考状,由吏部与各道观察使复验,任期满后,根据考绩结果升降。为防止申报不实与升降不当,须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予以复验。磨勘之名始于此时。宋置审官院主持官员考课升迁,并确定磨勘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