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焦尾琴
						
							【拼音】jiāo wěi qín 
							【注音】ㄐㄧㄠ ㄨㄟˇ ㄑㄧㄣˊ
						
						
						
						
						
							词语解释
							
								- 1.琴名。2.泛指好琴。
 
							
							 
							
							国语词典
							
								- 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故称为「焦尾琴」。
- 《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 也称为「焦桐」、「焦琴」、「焦尾」、「爨桐」。
 
 
							
							 
							
							网络解释
							
								- 焦尾琴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 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