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一国三公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ㄧ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ㄙ
							【近义】政出多门 
						
						
						
						
						
							词语解释
							
								-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国语词典
							
								- 春秋时晋献公命士?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
- 唐.刘子元〈上萧至忠论史书〉:「十羊九牧,其命难行,一国三公,适从安在?」
 
 
							
							 
							
							网络解释
							
								- 一国三公
- 一国三公:一个国家有三个有杈势的公侯-主持政事的人,我听从谁?泛指事权不统一。也比喻发号施令的人太多,让人无以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