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

香附子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香附子 xiāng fù zǐ
词语意思
又称“莎草”。单子叶植物,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地下块茎纺锤形。茎秆直立,三棱形。叶基生,常裂成纤维状。夏季开花。广布于全世界,为不易清除的杂草。块茎可入药,能疏肝、止痛、调经;也可酿酒或作饲料。
分词解释
止痛
减轻、缓解疼痛。如:止痛药。
多年生
能连续生活多年的,如乔木、灌木等木本植物和蒲公英、车前等草本植物。
夏季
1.见“夏天”。
2.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块茎
地下茎的一种,呈块状,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养料,上面有凹入的芽眼,如马铃薯供食用的部分就是块茎。
草本
1.原稿﹑底木。
2.茎部为草质的植物。

词典解释香附子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