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汗布拉宫

阿尔汗布拉宫的意思、用法、分词解释与读音

阿尔汗布拉宫 ā ěr hàn bù lā gōng
词语解释
又称“红宫”。中世纪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那达王国的宫殿。建于1354-1391年。位于地势险要的山头上。四周围墙用红色石块砌筑。沿墙筑有或高或低方塔,墙内有许多院落,其中狮子院以其轻巧的券廊和雕有十二只狮子簇拥着的喷泉著称。整座宫殿的建筑风格富丽精致。
分词解释
石块:
块状的石头。如: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明.徐宏祖《游黄山记》。如:人运一大石块,于城内更筑坚垒。——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围墙:
四周环绕的墙。
险要:
指地势险峻而又扼要:地势险要|守险要以拒敌。
红色:
①红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色政权丨红色根据地。
统治者:
行使权力、指挥或统治权势者;特指统治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

词典解释阿尔汗布拉宫在汉语词典中的拼音、词义、解释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