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塞责
敷衍塞责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fū yǎn sè zé
					成语注音:ㄈㄨ ㄧㄢˇ ㄙㄜˋ ㄗㄜˊ
					成语简拼:fysz
					成语繁体:敷衍僿責
					成语解释:敷衍:做事不认真;塞责:搪塞责任。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成语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办事不认真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塞,不能读作“sāi”或“sài”。
					成语辨形:塞,不能写作“寨”。
					成语辨析:见“敷衍了事”(319页)。
					近 义 词:敷衍了事 
					反 义 词:尽心竭力 
					成语造句: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英语翻译:lie down on the job
					日语翻译:いい加減(かげん)にして責めをふさぐ
					其他语言:<法>exécuter un travail par manière d'acquit
					词典解释:查询敷衍塞责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