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国害民
蠹国害民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dù guó hài mín
					成语注音:ㄉㄨˋ ㄍㄨㄛˊ ㄏㄞˋ ㄇㄧㄣˊ
					成语简拼:dghm
					成语繁体:蠧國害民
					成语解释: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 义 词:祸国殃民 
					反 义 词:安邦定国 
					成语造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9回:“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
					英语翻译:eat up public funds and prey upon the people
					词典解释:查询蠹国害民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