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之材
栋梁之材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dòng liáng zhī cái
					成语简拼:dlzc
					成语繁体:棟樑之材
					成语解释: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栋,不能写作“洞”。
					近 义 词:出类拔萃 
					反 义 词:斗筲之材 
					成语造句:将来你们姑表兄弟,必是国家栋梁之材,股肱膀臂,同时出在两府,前程真是无可限量呀!(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六章)
					英语翻译:a man of tremendous promise
					日语翻译:国家の重任を担える人材
					其他语言:<德>ein vielversprechendes Talent <eine Stütze des Staates>
					成语谜语:最有用的木材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少年的孔子父母双亡,只有跟着异母兄弟孟皮一起生活,孟皮劝他学赶马车,孔子则坚持好学,他想当君子,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也就是这种思想迫使他怀才不遇,到处受排挤
					词典解释:查询栋梁之材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