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留
寸草不留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cùn cǎo bù liú
					成语注音:ㄘㄨㄣˋ ㄘㄠˇ ㄅㄨˋ ㄌㄧㄨˊ
					成语简拼:ccbl
					成语繁体:寸艸不畱
					成语解释: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给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斩尽杀绝或把各种东西破坏殆尽;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头发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十分严重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 楼钥《攻媿集 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斩尽杀绝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形:留,不能写作“流”。
					近 义 词:片甲不留 斩尽杀绝 鸡犬不留 
					反 义 词:纵虎归山 完好无缺 
					成语造句:若是恼了我,连你西歧寸草不留。(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
					英语翻译:complete devastation of land
					日语翻译:草 (くさ)一本 (いっぽん)も残 (のこ)さない
					俄语翻译:кáмня на кáмне не остáвить
					其他语言:<法>dévaster complètement
					成语谜语:夏季火烧山
					词典解释:查询寸草不留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