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
粗枝大叶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cū zhī dà yè
					成语注音:ㄘㄨ ㄓㄧ ㄉㄚˋ ㄧㄜˋ
					成语简拼:czdy
					成语繁体:麤枝大葉
					成语解释: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作风草率,不精细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粗,不能读作“chū”。
					成语辨形:枝,不能写作“支”;叶,不能写作“业”。
					成语辨析:见“粗心大意”(190页)。
					近 义 词:粗心大意 
					反 义 词:精雕细刻 小心谨慎 
					成语造句:这么细细给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粗枝大叶告诉你吧!(赵树理《地板》)
					英语翻译:negligent in one's work
					日语翻译:大雑把だ,いい加減 (かげん)だ,おおまかだ
					俄语翻译:небрéжно
					其他语言:<德>leichtfertig und oberflǎchlich <schlampig><法>négligent et insouciant
					成语谜语:芭蕉;千年松树;五月芭蕉
					歇 后 语:五月的芭蕉
					词典解释:查询粗枝大叶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