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戾恣睢

暴戾恣睢的解释、用法、故事出处与翻译

成语拼音:bào lì zì suī
成语注音:ㄅㄠˋ ㄌㄧˋ ㄗㄧˋ ㄙㄨㄟ
成语简拼:blzs
成语解释: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凶恶残暴,任意干坏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戾,不能读作“lèi”;睢,不能读作“jū”。
成语辨形:睢,不能写作“雎”。
近 义 词穷凶极恶 横行霸道 为所欲为 
反 义 词慈眉善目 
成语造句: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戾瓷睢,叫人畏惧,做书的人,都不暇细表。(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英语翻译:extremely cruel and despotic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鲁交界的柳下村成为诸侯战争的兵源地,展跖为逃避兵役而组织人马攻占启阳城,而后又占领鄫城,队伍扩大到9000人,官僚贵族们闻风丧胆,把展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污蔑他为盗跖,说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
词典解释查询暴戾恣睢在国语词典中的解释和网络释义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