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痈

yōngㄩㄥ



部首笔画

部首: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UNICODE:75C8

五笔:UEK 仓颉:KBQ 郑码:TLD 四角:00127

笔画顺序:点、横、撇、点、提、撇、横折钩、横、横、竖


基本字义

痈 yōng ㄩㄥˉ 
  1. 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易生于颈、背部,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疽。吮~舐痔(喻不择手段地巴结,厚颜无耻地迎合权贵)。

外语翻译

  • 英语:carbuncle, sore, ulcer, abscess
  • 德语:Karbunkel, Karfunkel (S)
  • 法语:ulcère,abcès

详细解释

  •  yōng 

〈名〉

  1. (形声。从疒( 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
    1. 同本义 [carbuncle]
      1. 佗以为肠痈。——《后汉书·华佗传》
    2. 又如:痈肿(痈疽);痈疮(很大的毒疮);痈囊(痈肿)
      1. 鼻疾,不知香臭 [nasal disease]
        1. 鼻不知香臭曰痈。——汉· 王充《论衡·别通》
      2. 喻祸患 [disaster]。如:痈疽(比喻祸患;毛病)

        〈常用词组〉痈病 痈疽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廣韻】癰癤。【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又邕上聲。【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釋文】癰,委勇反。 【集韻】亦作臃。

        又書作𦡈。【韻會】或作𤻕。


        说文解字

        腫也。从疒雝聲。於容切


        腫也。肉部曰:腫,癰也。按腫之本義謂癰,引伸之爲凡墳起之名句。如上文癅,腫也;痤,小腫也,則非謂癰也。釋名曰: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从𤕫雝聲。於容切。九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juŋ˥
        • 粤语: j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