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笏

【词语】搢笏

【拼音】jìn hù 
【注音】ㄐㄧㄣˋ ㄏㄨˋ



词语解释

  1. 1.亦作搢忽。2.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3.引申指朝见。

    国语词典

    1. 把笏版插在腰带上。
      1. 《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网络解释

    1. 搢笏
      1. 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墨子·公孟》就有公孟子搢笏而见墨子的描写:“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毕沅校注:“忽即笏字。”